人流如织的滑雪场,催生了众多商机,想滑雪又不想带装备的滑雪发烧友,更是让雪场成了物流企业的金矿。最忙的一天,快递小哥要邮寄200套雪具到指定的滑雪场。雪具寄递较之普通快递服务能有更多的利润空间,但由于服务链路长和季节性特点,在网络服务衔接和资源调度上更为考验企业的耐力。
绑定雪友
一天能寄200套雪具
事实上,将雪具寄往雪场这项快递服务还不怎么出圈。“通常是客户来到雪场后,才知道有这项服务的。所以从雪场寄出雪具的次数会更高。”德邦松花湖滑雪场营业部经理马俊驰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因此,当客户准备离开雪场时,也是德邦快递员李野最忙碌的时候。每天早上8点前,他会准时来到吉林市丰满区万科松花湖雪场,将客户的雪板、雪服、眼镜和头盔等装备打包。平日能寄10-20套左右,高峰期能达到一天100-200套。
雪场附近的4个酒店和1条商业街李野早已轻车熟路,一旦接到客户电话就能迅速到场。有些地方若是小面包车无法进入,他便用手推车,或者直接背、扛着雪具走。如果有夜场,下班时间有时会延迟到晚上12点。
在李野服务的客户中,不乏诸多滑雪深度爱好者。每一年的滑雪季,他们都会联系上李野寄雪具,并了解当地滑雪场的营业情况。较之普通游客和爱好者来说,这些资深雪友因消费频次固定,黏性较高,成为一些物流企业的重点开发对象。
探索业务
需求局限区域市场
一组来自德邦的数据显示,在2021年,“雪具达”共服务了5.5万余名雪友,承运了8万余件雪具。其中,2021年11月23日-2022年1月3日,承运的雪具达到了3.5万余件,同比提升了277%。
雪具寄递这一小众市场仍未成为很多物流企业着眼的目标。一位资深快递从业者对此解释称,一方面雪具寄递受限于季节和局部市场,需求分散,很难形成规模化效应。
其次,雪具需要定制化运输,在雪场与雪场之间构建直发线路,否则一旦用户在到达雪场后却无法及时提取滑雪板,不仅会造成不好的体验,还会影响到用户下一步的行程。
“虽然很难为业务大盘营收做出突出贡献,但可以算得上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产品。”上述人士表示。投入成本较高,又受限于小众市场,企业获取的利润规模有限。
“我们必须要考虑大部分用户的使用场景,将其融合进产品的各个环节中。以更简化的呈现,来缩短用户的决策时间。”京小仓业务负责人刘亮亮表示,用户滑雪出行具有计划性特征,需要在京小仓提前3-7天预约取件,但如何满足部分用户在同城市场产生的突发性滑雪需求,业务还在探索中。
挖掘利润
市场心智有待渗透
对于入局的企业来说,渗透品牌服务心智或是其更为看重的指标。去年11月,京东物流与密苑云顶乐园达成合作,旗下京小仓推出的“无人雪具中心”服务,便能按用户的预约时间将雪具从京小仓送至雪场。产品上线后,京小仓平台流量出现2-3倍的增长。同时,京小仓和德邦在雪场也落地了智能柜,方便用户提取雪具。
伴随着冰雪市场消费的普及和成熟,服务链路进一步完善,滑雪、滑冰等户外运动、娱乐将成为更多家庭享受亲子时光的可选项。自3月1日起2022北京消费季期间,北京市体育局和高德地图将联合打造北京消费季“2022北京冰雪消费地图”,整合北京近百个冰雪出游目的地资源,用户前往专区推荐的冰雪目的地或商圈时可领取打车补贴。
趁着冬奥会带来的东风,冰雪消费市场前景仍然可期。刘亮亮说道,“在疫情环境下,滑雪露营、骑行这类户外需求增长很快,在运输和存储上有很大痛点,此外家庭搬家、装修、母婴方面也有物料存储场景。未来这些垂直领域京小仓都会进行探索,来满足用户的细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