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热点 >

海底捞、西贝的涨价行为为什么会惹众怒? 欲擒故纵,变相制造热点?

证券时报网 | 2020-04-13 16:38:15

近日,餐饮巨头的道歉接二连三,消费者们很是受宠若惊。

继4月10日海底捞道歉和恢复原价之后,西贝也就涨价道歉。4月11日,西贝餐饮集团董事长贾国龙发文表示:“这个时候涨价,不对。从今天开始,所有涨价的外卖、堂食菜品价格恢复到2020年1月26日门店停业前的标准。”

平心而论,海底捞、西贝的涨价行为为什么会惹众怒?到底有何不妥?

商家涨价是市场行为,只有利弊没有对错,市场决定一切,最终要看消费者买不买单。餐饮业受疫情打击最为严重,不但两个多月没怎么挣到钱,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也上涨不少,商家想通过报复性涨价来挽回一部分损失无可厚非,只要不是太离谱,消费者能接受就去消费,不能接受的用脚投票即可。

但问题是,海底捞、西贝的价格本来在各自行业中已经算中等偏上水平,本来靠的是品质服务,对于很多人来说哪怕不涨价也挺贵,此次涨价更是离谱,海底捞的娃娃菜从16元涨到26元,涨幅何止6%?西贝的一碗面也从27元涨到32元。海底捞一碗米饭7元,西贝一碗凉皮49元,那大家只能用脚投票,换别的店吃了。

这段时间商家没挣到钱,消费者也没挣到,没收入哪有钱消费?绝大多数消费者对餐饮价格比较敏感,涨价势必会失去一部分客户群体。海底捞和西贝出来道歉明显是发现此举得不偿失,涨价带来的利润抵消不了顾客流失和口碑下滑的损失,不然怎么会道歉呢?

现在冒头涨价被市场教训的海底捞和西贝,之前带头哭穷要奶喝的也是它们。海底捞一封公开信换来中信银行和百信银行的21亿信贷资金,而且它的外卖业务一直很火爆。西贝这两年扩张太快,资金压力很大,一度因为疫情关了好多门店面临破产,还把员工借给盒马,但董事长贾国龙向媒体诉苦后,短短几天之内就收到了国内30多家银行的融资支持。

如今,它们的涨价行为,打碎了员工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口碑,人们还没开始报复性消费,却等来了报复性涨价......

餐饮业是红海,不是什么垄断性行业,靠的是口碑,现在国内到处发放消费券鼓励消费,海底捞、西贝、喜茶等反其道而行之,给人趁火打劫、发“国难财”的感觉,难怪舆论一片哗然。

疫情期间,大家都在赔钱,很多企业破产、倒闭,很多人降薪、失业,这个时候过度涨价只能引起大多数群体的不满。企业要生存,有员工要养,上市公司还要对广大股民负责,但餐饮业渡过难关,不等于抬高价格把成本转移给消费者,有钱人不敏感可并非消费主力,普通消费者希望永远都不要涨价。经济不景气,疫情尚未过去,商家应该降价回暖人气,凝聚市场信心,涨价非但不能拉动消费,反而抑制消费,经济恢复就更难了,而且民以食为天,不能让餐饮业成为通货膨胀的领头羊。

海底捞、西贝的道歉又是为了什么?众所周知,海底捞和西贝的市场营销、危机公关能力都相当强大。这次会不会是欲擒故纵,变相制造热点?

如果这是一场市场营销,先大举提价,再道歉降价,欲扬先抑,一上一下两个热搜,广告效应爆棚;如果不是营销,那道歉就是一次完美的危机公关行动,不但获取公众好感度,还告诉全国人民我们恢复原价了,放心来吃吧!

很多人从小接触《孙子兵法》,信奉兵不厌诈,几乎一致认定这是营销策略,但笔者认为,企业没必要冒这么大风险做营销,砸自家招牌式营销,深圳的海底捞门店一开门立马有人排队,犯不上自导自演。

既然海底捞和西贝都出来道歉了,说明它们在乎顾客,心中有顾客。今年餐饮业难做,大企业在困难时期就应该有社会担当,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 标签:西贝涨价道歉

相关推荐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