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能源 >

太湖部分水域现蓝藻较大面积聚集

科技日报 | 2020-06-15 10:21:16

日前,有媒体报道,因气温快速升高,太湖部分水域出现蓝藻较大面积聚集。特别是受高温少雨等因素影响,蓝藻集中大面积暴发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今年太湖安全度夏面临较为严峻的考验。

历经多年治理,为何太湖蓝藻仍会年年局部发生?目前,在太湖蓝藻防控防治上,用上了哪些治水新方法新技术?下一步该从哪些方面发力,以科学系统地推进太湖治理,确保沿湖城市饮用水安全?6月13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访了国内相关专家。

今年太湖气象、水文条件都利于蓝藻生长

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大型浅水湖泊。6月13日,记者来到无锡市滨湖区马山环湖大堤看到,这里集聚着大量蓝藻,呈线条形状分布,并散发出一阵阵难闻的特殊气味。

记者了解到,太湖蓝藻每年在无锡段都有局部发生。这是因为蓝藻层会在风力作用下,向下风处聚集,而无锡地处太湖北部,整个太湖生长的蓝藻均被吹到了太湖无锡水域。加之无锡湖岸线绵延曲折,湖湾又众多,这些湖湾多变的地形地貌,使蓝藻易进难出,致使其快速聚集。

“想要有效控制蓝藻暴发风险,就必须搞清楚蓝藻的生长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经过多年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国内学术界对此已有较清晰的认识。”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勇教授说,蓝藻水华是指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蓝藻、绿藻、硅藻等藻类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大量繁殖后并在短时间内从水中上浮到水表面,或是由于风的作用在局部地区大量聚集,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

“很多藻类具有自身固氮作用。氮和磷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贡献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仍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马放教授说,从目前研究来看,当磷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即使氮浓度很低,它也可以在湖里面进行繁殖。因此,只有摸清楚蓝藻生长变化的规律,才能更好地进行控制。

在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钱飞跃副教授看来,太湖地处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不仅给临近湖体带来了动态污染输入,也形成了累积性内源污染。今年的太湖气象、水文条件都利于蓝藻生长,导致今年蓝藻暴发时间早、范围广,给太湖安全度夏带来挑战。

太湖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科学系统工程

“为控制太湖蓝藻,国家和地方均从污染源源头减排、入湖河道氮磷拦截、水体生态修复、引入清洁水源等多个方面采取了大量工程技术措施,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等工作,在太湖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为太湖水环境治理和太湖安全度夏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李勇说。

江苏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高永介绍,现有的蓝藻治理技术主要包括机械除藻、鱼虾除藻、生态修复等,但这些技术通常只能在湖泊局部实施,只能暂时削减水中蓝藻的数量,并不能彻底去除蓝藻的根本养源。目前,太湖流域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根本养源的污染源主要有流域范围内农田化肥的过量使用、部分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未完全截留、初期雨水没有完全收纳等。蓝藻处置仍是太湖治理面临的现实难题。

“经过多年努力,外源污染基本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钱飞跃说,但由于太湖具有面积大、位于长江流域下游、入湖污染源复杂、底泥不可能全面实施清淤、湖水中氮磷污染物的本底浓度较高、湖体内生物死亡后消解释放有机物和氮磷元素等原因,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藻类仍可得以生长,甚至在局部地区还可能发生蓝藻暴发。

专家们认为,太湖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科学系统工程,应确立治藻先治水的理念,坚持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要加强科学研判,提升精准治理的效率,严控污染物入湖,设立生态缓冲区,联合开展清淤和底泥原位修复,削减内源污染,优化生态系统组成,增强水体自净能力;要提高污水处理厂氮磷排放标准,减少尾水氮磷排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田化肥、农药的用量,加快湖水更新频率,提高湖水的稀释扩散能力。同时,要加强湖区的生态建设,避免蓝藻成为优势种群。(记者 过国忠 李丽云 刘廉君 通讯员 宋丽娜 徐燕华)

  • 标签:蓝藻,聚集,太湖

相关推荐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