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黎炫岐
【资料图】
编辑/高 智
" 是不是每家都有一台落灰的 SKG?"
曾经在互联网上几乎 " 人手一台 " 的网红颈椎按摩仪 SKG,在近两年逐渐淡出人们视野。而靠着爆款产品家喻户晓的 SKG 母公司 " 未来穿戴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 未来穿戴 "),尽管仍在不断推陈出新,却难再掀起消费热潮。
日前,在未来穿戴更新了四次招股书后,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告显示,未来穿戴创业板上市申请终止。而在不到一个月之前,未来穿戴回复了深交所第二轮问询函。当时,问询函对未来穿戴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募投项目、销售返利等方面进行了问询。
从迅速蹿红,到终止上市,几年间按摩仪市场几经迭代,当另一品牌倍轻松于 2021 年顺利上市,SKG 却逐渐陷入了营收困境,也逐渐被年轻人列入 " 落灰名单 "。
业绩滑坡,终止上市
据深交所网站显示,深交所 8 月 2 日下发关于终止对未来穿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审核的决定。距离 2022 年 6 月 27 日未来穿戴的 IPO 进程显示获受理,至今一年的时间,未来穿戴曾 4 度更新招股书。
事实上,早在 2022 年 9 月 30 日和 2023 年 3 月 30 日,由于 IPO 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深交所就曾两次中止未来穿戴发行上市审核,而在最新一次的问询函中,关于创业板的定位、大额现金分红及管理费用都是其问询的重点,2023 年 7 月 28 日,未来穿戴向深交所提交了关于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
凭借一款颈椎按摩仪,SKG 曾迅速在按摩仪市场打下一片江山。而眼下终止上市,对于外界而言却并不算令人意外。毕竟,近三年来,无论是业绩还是营收结构,SKG 的相关数据都暗藏危险信号。
根据招股书数据显示,2020 年至 2022 年,公司的营收分别为 9.91 亿元、10.60 亿元和 9.05 亿元,期间营收增速分别为 25.13%、6.96% 和 -14.62%;净利润分别为 1.43 亿元、1.32 亿元和 1.15 亿元。连续 3 年呈下降趋势。
另一方面,SKG 的净利、毛利全面下滑,利润端表现低迷。2021 年,SKG 净利润和净利率分别为 1.49 亿和 12.41%,后者三年内下滑超过五成。值得一提的是,2020 年 -2022 年,未来穿戴经销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97.75%、98.74% 及 94.99%。但经销模式的毛利率却也在不断下滑,从 2020 年到 2022 年,经销模式的毛利率从 58.14% 下滑到 51.74%。
营收和利润端的表现,也连锁影响到其现金流。据招股书数据显示,2022 年 SKG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 -100.03 万元,较上年同期的 2.65 亿元减少 100.38%。此外,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从 2021 年的 3.14 亿元下降至 -2.36 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报告期内均为负值,2022 年为 -1105.80 万元。
再看其营收结构,不难发现 SKG 多少有些 " 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 "。尽管在爆款产品颈椎按摩仪点燃市场热情之后,SKG 既不断为这款产品迭代,也推出了眼部、腰部按摩仪、筋膜枪等新品。然而,后续产品始终再难掀起爆款效应。
图片来源:SKG 招股书这一点从其营收比例也可得以验证。2019 年 -2022 年,眼部按摩仪占总营收的比例由 2.03% 上升至 10.59%;腰部按摩仪则由 0.57% 上升至 21.1%,但这两款产品都尚难成为 SKG 的营收主力。
所以,一面是明星产品的销量大滑坡,另一面则是新产品线难提业绩,而 SKG 的管理费用和营销成本却一度居高不下,如此处境之下,上市之路自然不会太平坦。
昔日爆款,如今落灰
正如上文所提,SKG 曾凭借密集的营销投放,以及年轻人 " 朋克养生 " 的市场需求,让其颈椎按摩仪一度成为各大销售平台和社交平台上的爆款,以及公司的明星产品。
根据欧睿咨询出具的《市场地位声明认证函》,按 2021 年 B2C 渠道零售额计,SKG 品牌颈椎按摩仪销售额全国第一。但 2022 年,颈椎按摩仪创造的营收相较巅峰时期已经跌去近一半。
销量滑坡的背后,最主要的原因或许是拳头产品的口碑滑坡。
从 2020 年开始,SKG 先后成为《这就是街舞》、《乘风破浪的姐姐》等大热综艺的赞助商,并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投放大量广告。后来,SKG 签下内娱顶流王一博担任全球代言人,更是掀起销售热潮。
但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
在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平台检索 SKG,有三百余条相关投诉,其中不乏较多质量方面投诉,如机器出现故障、脖子被烫伤、续航时间问题等。
其中,最近有消费者于 8 月 1 日投诉称,"skg g7pro 颈椎按摩器,身为按摩器,按摩的力度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电子脉冲功能把人电的颈部发红,所谓的红外热敷功能完全就是一个红色的灯,连红外线不可见都不知道的产品,用了他们产品,脖子现在出来刺疼。"
还有消费者于 6 月 27 日发起投诉称,"2021 年 11 月 18 日,买了一款 SKG 颈椎按摩器 G7PRO,由于充电问题,导致机器无法正常工作。于 2021 年 12 月 18 日,换过一次机器,(出现)同样的充电问题,2022 年 8 月 27 日,又换过一次机器,依商家售后提示要求,机器多次换充电器和充电线,还是同样无法充电。"
黑猫投诉上关于 SKG 的投诉此前还有名为 " 谷小姐原创设计 " 的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表示 :" 在抖音平台买了 SKG 颈部按摩仪,2 月 21 日收到产品后使用两次把脖子烫伤,事后商家没有道歉也没有赔偿,一直在推卸责任,反复问我是怎样使用的、用了哪个档位,因为是新买的产品,所以我说哪个档位我都有试用一下,品牌方客服说三档就会导致轻烫伤,我就说你说明书上也没有写明会烫伤,直播间卖产品时也没有说三档会导致轻烫伤 …… 你们这个品牌拿消费者当小白鼠吗 ?"
另据《红星新闻》于 2021 年报道,2020 年 7 月,33 岁的李先生在使用完 SKG 一款颈椎按摩仪后晕倒,随后被诊断为脑梗死(动脉夹层),高血压 3 级(极高危)。李先生质疑所使用的按摩仪质量,因此于 1 月 28 日,先通过黑猫投诉平台上投诉了 SKG 颈椎按摩仪的涉事企业 SKG,并要求其出示 3C 认证等产品安全认证。彼时,"SKG 未来穿戴 " 在投诉平台回复李先生称,该公司产品非国家要求强制认定的产品类型,非 3C 认证产品目录内产品,无法申请 3C 认证。该产品经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华南实验室检测。
尽管极端性的个案仍为少数,但从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反馈来看,大部分消费者对 SKG 的网红颈椎按摩仪的评价都并不高,其中有不少网友表示 " 不好用 "、" 闲置落灰 " 和 " 巨坑 "。
" 这么多人推,良心不痛吗,真的难用,已经落灰了,为了让姐妹们避坑又翻出来。" 有网友在小红书上列举 SKG 颈椎仪的缺点," 不同类型的按摩方式用起来都没有很舒服,即便搭配凝胶使用也会有刺痛感 …… 产品虽然造型好看颜色好看,但我买来不是看的,是要用的呀。"
而 SKG 的腰椎按摩仪也有同样的吐槽声," 帮大家拔草一波 SKG 腰部按摩仪 …… 试了以后发现这东西要么没反应,要么跟触电一样,客观说这玩意儿确实鸡肋、智商税,质量堪忧,有安全隐患,存在烫伤的可能性。"
此外,在知乎、豆瓣,不论是 "618 打算买这些的,赶紧移除购物车 " 还是 " 年终雷品总结 " 等讨论帖中,大多少不了 "SKG" 的姓名。
按摩仪的 " 黄金时代 " 过去了?
如果细看便携式按摩仪赛道,不仅 SKG 身陷困境,另一网红品牌倍轻松其实也算不上轻松。
2021 年 7 月登陆科创板上市后,倍轻松利用 IPO 募资大规模开店,错判了市场复苏节奏,导致 2022 年营业收入下降四分之一,亏损 1.24 亿元。2023 年市场进入修复周期,但倍轻松的业绩仍未回正,营业收入下滑接近 8%,继续亏损上百万元。
此外,据 " 斑马消费 ",上市之前,倍轻松通过直营店和亚马逊等电商平台,外销业务占比超过 10%。近年则出现萎缩,2022 年外销收入下降近四成,占比已不足 9%。
倍轻松线下门店 图片来源:倍轻松官方微博实际上,从用户口碑来看,倍轻松和 SKG 面临的质疑也大同小异。截至 2023 年 8 月,在黑猫投诉上与倍轻松相关的投诉量已超 400 条,其中不少提到 " 质量差 "、" 体验效果不好 ",也有消费者提及," 爱人首次使用该产品,其后不到 15 分钟出现疼痛,取消后发现后颈出现了大面积的受伤。"
值得一提的是,2022 年 4 月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针对全国 10 个省、89 家企业和 98 个批次的按摩器具进行大规模抽查,结果显示不合格率达到 37.6%,较上次抽查时上升了近六个百分点。
显然,这一系列的 " 避雷帖 " 正劝退为健康而来的消费者。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年轻人对按摩仪的需求降低了。据 CBNData 发布的《2021 年职场白领健康图鉴》显示,活动腰颈、推拿按摩、购买按摩器是职场白领应对腰颈椎问题的三大举措,超过 50% 的 " 打工人 " 将缓解腰痛的希望寄托于按摩仪器。
另据后浪研究所发布的《2022 年轻人恐病报告》显示,有 90.58% 的年轻人认为自己的身体不健康,其中 30.27% 的年轻人选择购买按摩仪。而在便携式按摩仪逐渐受到消费者青睐背后,则与多方面的原因有关。
这意味着,按摩仪 "SKG 们 " 被闲置,并不是因为消费者不需要,而是他们需要更好的产品。靠营销能够换来短期的销量热潮,但从长远来看,一旦流量光环褪去,留在台前的只会是那些有硬实力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