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潘敬一 何之洲 柳青壑
【资料图】
7月2日至11日,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十数位硕博研究生,“到源头饮水,与伟大同行”,在主任卢勇指导,段凯、石连坤、曹梅清等老师的带领下奔赴云贵高原,由此开启了从贵阳到昆明“寻根国美西迁史,助力西南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团队由国画、书法、跨媒体、工业设计、美学理论研究、视觉工业、古文字学等专业背景的师生组成,致力于重走抗战时期国美西迁路线,深入云贵山区、昆明旧址,探寻林风眠、滕固、潘天寿等先辈为民族而奔走的艺术之路,传承国美民族文化实地调研的优秀传统,积极运用所思所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1928年,蔡元培先生择址杭州西子湖畔,创立了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设国画、西画、雕塑、图案四个系及预科和研究部,开始了“以美育代宗教”的实践,揭开了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篇章。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原国立艺术院)在战事发生后多次搬迁。1937年11月底,该校迁至诸暨,不久杭州沦陷,学校被迫改迁江西贵溪县。1938年迁至湖南沅陵,定名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后迁至昆明。1939年夏,又迁至滇池东岸安江村,借村中5座祠堂、庙宇为校舍。1940年秋,战局发展一度危及昆明,学校又迁至四川璧山县。1942年夏,又迁至重庆沙坪坝。1945年抗战胜利,教育部令国立艺专全体复员杭州,并设杭州为永久校址。自1937年11月至1946年秋,历时9年,学校辗转浙、赣、湘、黔、滇、川6省,行程6000公里。
七月苗寨,蓝花叙事。贵阳市翁贡村三友坡手上记忆博物馆,作为展示与呈现贵州传统手工刺绣、蜡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弘扬和传播了贵州苗族、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美院师生研究民族艺术与文化内涵、以艺术助力贵州民族文化产业振兴提供了丰富思路与核心材料。在手上记忆博物馆,小队基本了解了馆中“针黹·黼黻絺绣”“守艺·蓝花叙事”“染缬·靓花葳蕤”三个展览主题。调研组学生从人类学的角度对古苗族神秘莫测、不载于史册的“天极”崇拜及其所衍生的几何纹样,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将“通天树”“十字纹”“八角纹”等图案与古苗族的占星习俗、所处气候以及草木信仰等做了联系与假设,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打开思路。
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又来到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实践基地“云上贵州·多彩宝”互联网政务民生服务平台,这是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视觉工业方向的合作伙伴,为师生们提供了多学科研创视角和数字技术基础知识,在数字技术的应用和虚拟视觉与全息艺术方向的实践提供了实践样本。
7月4日,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云南昆明晋宁区。对此次实践团队的师生来说,这里有着属于他们跨越时空的记忆。
1937年抗战爆发,原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被迫内迁,历时九年,辗转十省,所到之处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1939年国立艺专历经艰险迁至昆明,在昆明之时三移校舍,在呈贡安江村(现属晋宁)停留了9个月。在昆明办学期间,艺专师生多次举办画展、木刻活动、戏剧演出、歌咏宣传与抗战宣传义卖活动。
安江村自古庙宇众多,国立艺专在安江村之时以寺庙作为办公区、教室、食堂和宿舍,寺庙之间距离较远且四周皆为水塘,条件十分辛苦。如今四周水塘已经干涸,剩下的是大片的水葫芦花和龟裂的泥土,四面八方都是修复作业的施工现场。
师生们行走在泞泥热溽的红土路上,追溯国立艺专西迁途中之种种艰难,在调研之际充分发扬了中国美院“以乡土为学院”的精神,将校史梳理与古滇文明前沿考古相结合。领队段凯教授说,重走西迁路,是为了现场感受我们国美先辈们对国家对民族对艺术的热爱,提醒我们要接续学脉,以此激励我们今后的研究和创作。只有记住我们从哪里出发,未来才能走得更远。
今年是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5年周年,秉承着“以乡土为学院”的教育主张和“用美的心唤醒人心”的初衷,此次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的“寻根国美西迁史,助力西南乡村振兴”之行,不仅是对过去的回望与调研,更是对中国美术学院理念和宗旨的传承和实践。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