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4月4号,北斗导航的第55颗卫星正式研发完成运抵发射场,届时也就意味着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系统,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在完成全部发射任务之后,北斗导航也将成为继美国的gps导航之后,最为成熟的导航系统,从07年第一颗卫星升空开始,历经了十几年,我们在此过程中受到的刁难也只有我们自己能够体会的到,不仅是在技术上实行的封锁,就连卫星的运行轨道也差点被删除,而最后一颗卫星原定于5月份完成升空,最终由于种种原因被推迟到了6月份,届时我们的北斗导航将全线竣工。
随着北斗导航全球系统的建设完成,即将拥有一个完善的全布局系统,对我们北斗卫星导航的国际化有着重大的意义,目前全世界可供使用的也只有美国的GPS、俄国的格洛纳斯、欧洲的伽利略以及中国的北斗,这也被称之四大导航,此前我们投资了20多个亿打算和欧洲共同组建导航系统,但是最终我们被踢出了局,面对这样的囧境,当时参与研发的科研人员,就下定决定一定要研发出属于自己的导航系统,就这样我们的北斗卫星就被提上了议程。
在2000年的时候,我们就研发出了北斗一号卫星,当时由于技术不够完善,虽然能够正常投入使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用户终端需要向卫星发射定位信号,这样才能实现定位,虽然也能够实现导航。但是最终经过测试误差超过了100米,而且就连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也只能实现局部覆盖。
在2012年我们的北斗二号卫星系统已经弥补了此前的不足,采用全新的无源定位,实现精度提升到了10米以内,而且已经把范围扩大到了亚太地区,而这也是我们在导航技术上实现的首次自主创新。
但是很明显仅仅为亚太地区提供服务,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从2017年的时候长征三号发射的两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开始,就标志着我们的北斗导航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采用了Ka频段中速“星间链路”,最终实现卫星和卫星之间数据联系,不再依赖于地面的终端,有了这项技术,就算是地面基站与卫星失去联系,也能具备强悍的抗干扰能力,不受其它导航卫星的电池干扰,有了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的加持,北斗卫星将迈向世界,和美国的gps平起平坐。
随着北斗卫星的建设完成,中国高科技领域将摆脱对于美国的依赖,将带动上中下游北斗产业高达4000亿的应用规模,无论是在军用还是在民用领域,整个产业链将由我们自己来掌控。
北斗导航在各行业适用于系统研发和全天候的运营服务,由此可见此次的升级对中国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北斗在高科技行业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80%,美国的gps在国内将渐行渐远。
而推迟发射也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毕竟这是最后一颗卫星了,对北斗卫星整个布局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我们辛辛苦苦布局了十几年的时间,在排除了一切的风险之后发射,确实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这群在背后默默付出的科学家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