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标题:用浓浓真情拯救“迷途心灵”
1月16日早晨,《法治日报》记者跟随天津市女子监狱八监区监区长张培来到了她和同事们日夜守护的“责任田”——八监区。
推门进入监区,“年味”扑面而来,罪犯们创作的“幸福百货店”绘画点缀在走廊里,红彤彤的春联整齐地贴在各监舍门两侧,挂在墙两边的摇头扇也穿上了“红衣服”,“福字蛇”吐着舌头迎接新年的到来。
在八监区公共活动场地,管教警察卜晨露带领部分罪犯正在准备演出服装和整理妆容。当天,女子监狱要举办2025年贺新春文艺演出,八监区有三个参演节目,分别是朗诵《心同此愿》、舞蹈串烧《相亲相爱》以及《歌曲串烧》。这几个节目是监狱警察带领罪犯花费两个月时间排练出来的。
“有这样一群人,她们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监管改造一线,好似熠熠生辉的烛光,照亮我们灰暗的内心……”演出现场,罪犯们声情并茂的朗诵引发台下观看者的阵阵掌声。
作为节目《心同此愿》领诵人的罪犯刘某在这样的活动中找到了自信。“刚入监那会,我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自暴自弃、不服管理,管教警察一次次对我进行谈话教育,鼓励我积极面对。”刘某说,“在一次活动中监区长发现我的嗓音独特,鼓励我参加诗朗诵活动,帮助我走出了人生低谷。”
八监区是集中关押老病残犯的功能性监区,迷茫、不信任、敏感、脆弱是刚入监罪犯典型的心理状态,让管理工作难上加难。“这就要求我们心思要更加细腻、管理要更加精细。”张培介绍说。
2023年9月,罪犯袁某确诊为宫颈癌,在治疗过程中还出现突发情况,巨大的恐惧让其不知所措。那段时间,管教警察李嘉文几乎“扎”在了医院,如同亲人陪伴其左右。经过治疗,袁某的身体渐渐康复,其精气神倍增。
记者见到袁某时,她正在往家里拨打亲情电话,“家里一切都还好吧?我参加了监区的文艺演出,管教警察还夸奖我,说我表现还不错呢……”
“今后我要把这份感恩化作改造的动力,争取早日回归社会。”袁某对家人承诺。
作为病犯监区,八监区既有一般监区的共性,又有其特性,这要求管教警察在工作时既要保证罪犯的健康安全,也要注意自身安全。
曾经,八监区警察靳海伦在刚入职时偷偷地哭起了鼻子,害怕自己做不好,影响同事、影响集体。采访的当天下午,记者见到了靳海伦,她正跟同事刘飞璇合作,推着药箱给病犯发放日常药品。经过近几年磨炼,她早已褪去了当时的青涩,成为一名合格的监狱警察。
靳海伦的成长历程是八监区所有警察的缩影。近年来,八监区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在团队干事创业的软环境上下足了功夫,在“抓末端,治已病”上持续发力,在“抓前端,治未病”上不断探索,逐步实现了罪犯管理方式的转变,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等枝桠成繁花”是八监区劳动小菜园的一个标识牌。张培解释,她们的教育改造工作同样如此,需要静下心来,俯身努力工作,花开之时,便会满园芬芳。
记者手记
新征程上,天津市女子监狱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强平安监狱、法治监狱、文明监狱建设,聚焦教育改造罪犯这个中心任务,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改造中,形成富有特色的“一区一品、一步一景”监区环境,用心用情开展精准矫治,着力提升教育改造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