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长生人寿70%股权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进行产权转让披露,长生人寿股东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与子公司长城国富置业有限公司拟分别将所持长生人寿51%、19%股权进行转让。
根据公告,该笔股权转让底价为39.7亿元,价款支付方式为一次性支付。此外,意向受让方须在挂牌公告截止日17前交纳保证金人民币11.91亿元到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指定银行账户。此次挂牌时间2021年6月29日至2021年7月26日。
作为一家资管系险企,长生人寿自2009年归入长城资管门下,已近12年之久,却始终未能摘掉亏损的帽子,除了2016年实现过234.73万元的微利,其余年份均亏损,亏损总额超10亿元。
各路资本竞相追逐
对于受让方资格条件,公告表示,本次产权交易接受单一主体受让和联合体受让,单一主体或联合体各方均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机构关于保险公司股东资格的规定与要求。其中,采用联合体方式受让的,联合体成员最多不得超过4名。联合体各方须明确联合体牵头人(联合体牵头人应为联合体中拟受让标的企业股权比例最大的一方),并授权牵头人全权处理与本次产权交易有关的一切事宜。联合体牵头人自身或联合体牵头人的控股股东应具有金融机构主要股东经验或金融机构管理经验,且被投资的金融机构应当运行稳健。
公告还提出,意向受让方须同意,本次产权交易完成后,将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监管机构允许范围内,作为中长期投资者持有标的企业股权,保持标的企业经营管理团队和职工的基本稳定,建立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与标的企业的其他股东共同推动标的企业的发展。
同时,意向受让方应具备支持标的企业资本需求的实力,有能力为标的企业未来的发展持续补充资本,承诺在监管机构批准其成为标的企业股东后与其他股东一起协商向标的企业增资,确保标的企业偿付能力符合监管规定。意向受让方应承诺通过自身财务资源满足标的企业的长期资本需求。
尽管如此,长生人寿的股权仍然引来了多路资本竞相追逐,此前财新报道称,目前竞争力较大的,一家是深耕保险行业的中国再保险集团,另一家是互联网巨头腾讯,此外,意向买方还包括其它地方国企、互联网巨头、民营企业和资本等。有接近交易人士表示,在预挂牌阶段,就有10多家机构报名参与洽购,后期还加入了其它意向买方,由于竞争激烈,市场上对于长生人寿的叫价已经高达40亿-70亿元。不过,中再集团方面回复本报记者称,暂未得知相关消息。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向本报记者表示:“根据净资产、近年的收入和盈利状况、分支机构数等基本指标看,此估值很能够反映出,当前中国寿险公司以及重要类型金融机构的牌照很稀缺,成为实际控制人或主要股东之一的吸引力非常强,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多种禀赋均能在人身保险及紧密相关的业务领域显示力量,形成合作溢价。”
值得一提的是,该笔股权交易项目的其他股东不放弃优先购买权,公告称,在挂牌公告期内,不放弃优先购买权的股东可以向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递交受让申请并交纳交易保证金,通过场内行权的方式行使优先购买权。目前,除长城资管和长城国富两家机构所持70%股权外,长生人寿其余30%股权由日本生命保险相互会社持有。
而长城资管此番抛售长生人寿股权主要与资管公司回归主业的大背景有关。据长城资管官网信息,该公司是一家多元发展的综合金融集团,旗下拥有银行、证券、信托、人寿保险等多种金融牌照,例如长城华西银行、长城国瑞证券、长生人寿、长城新盛信托、长城金融租赁、长城投资基金等。
今年2月,长城资管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确定了以“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强基提质、共促发展”为总基调,坚持聚焦主业,坚持底线思维,坚持创新驱动,坚持提质增效的发展思路。
3月,长城资管再发声,要战略回归,聚焦本源守初心。即:结合公司业务结构、资产结构、集团架构,对前期公司的战略规划进行再审视、再研究、再设计,明确了“聚焦主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坚决回归不良资产主业。
目前,除了转让长生人寿股权外,长城资管还拟出售旗下长城新盛信托的控股权。同时,还在3月22日对河钢资源进行了股权减持,退出“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名单。
人事结构或迎调整
长生人寿成立于2003年9月,是中国首家获准开业的中日合资寿险公司。总部设在上海,原名广电日生人寿,由日本生命保险和上海广电有限公司各出资1.5亿元,各占50%的股份。
2008年5月,上海广电集团宣布出让广电日生人寿50%股权。2009年9月,长城资管正式接手,广电日生人寿更名为长生人寿。
2015年7月,长生人寿迎来第二次股权变更。长城资管及其全资子公司长城国富置业有限公司共同增资8.67亿元,因日本生命保险则未参与认购,增资后,三家股东持股比例为:长城资产持股51%,日本生命保险相互会社持股30%,长城国富持股19%。
而长城国富是长城资管旗下以房地产开发经营为主业的投资运营平台,主营实业投资、资产管理与经营、租赁、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业务。因长城资管和长城国富的关联关系,这也意味着,通过增资,长城资产及其下属公司的合计持股比例达70%,并一直保持至今。
“由于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相对滞后,虽然外资股东在精算、技术方面更有经验,但却面临管理、经营、营销模式等方面的观念差异,因此部分常见的持股比例对半的合资企业来说,则常常陷入‘话语权’争夺中。所以一部分合资企业纷纷进行股权变更,希望打破股权结构僵局,获得话语权,从而改善经营情况,长生人寿也不例外。”一位保险教授曾告诉本报记者。
但股权结构改变之后的长生人寿,业务并没有获得突破性发展。2009年至2015年其原保费收入一直在3亿元左右,分别为2.11亿元、2.7亿元、2.58亿元、3.31亿元、2.71亿元、2.45亿元、2.47亿元。2016年至2020年,其保费收入分别为19.32亿元、18.53亿元、23.16亿元、14.84亿元、19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长生人寿业务始终难以取得较大突破,原因或在于其分支机构数量不多。据长生人寿官网信息显示,除了上海总部,目前其只有浙江、江苏、北京、四川、山东、河南6家省分公司,远远低于同期成立的很多寿险公司。
另一方面,长生人寿的经营业绩也并不乐观。自2009年改名之后的十余年间,仅在2016年实现过234.73万元的微利,其余年份均亏损,亏损金额分别为0.49亿元、0.5亿元、0.72亿元、0.81亿元、0.9亿元、0.34亿元、0.56亿元、1.34亿元、2.6亿元、1.66亿元。根据此次股权转让信息,长生人寿2020年净亏损4539.1万元。2021年前5个月净亏损8084.2万元。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长生人寿的经营状况与其高管构成也有一定的关系,该公司总经理等多个重要职务负责人,均来自大股东长城资管,对保险业熟悉度有限,战略定位一定程度上有所偏离市场化。尤其是在获客模式方面,资管公司与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存在较大差异,资管业务“等客上门”属性较强,而保险业则重视外拓展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股权遭转让之前,长生人寿还经历了一番人事变动。
3月30日,长生人寿董事长发生变更,孟晓东不再担任董事长一职,由杨国兵接棒,且该任职资格已获监管批准。杨国兵来自长城资管,其2018年11月加入长城资管担任总裁助理一职。另外,长生人寿总经理沈逸波也来自长城资管,目前还担任合规负责人、首席风险官。
当下长城资管正在进行大比例股权转让,根据《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要求,保险公司单一新股东持股比例不得超过1/3,鉴于长城资管此次转让了70%的股权,也就是说,此次股权转让后,长生人寿将至少引进3家新股东。而长生人寿未来发展战略以及人事结构,或许都将在新股东入驻之后迎来新的变化。
“如果股权变更既有政策要求的原因,也有当事人主动意愿,考虑到新股东的资质以及禀赋与公司的匹配程度不错,保险公司尽快完成过度后,可能在盈利上实现多年期待的好转,在规模上开启较快发展。”王向楠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