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期满后的两年,永和智控(002795.SZ)新旧实控人迅速完成了一连串的资本运作。
6月8日,永和智控公布,拟将全资子公司永和科技出售给原实控人陈先云夫妇全资持有的制霸科技,交易价格不低于4.3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永和科技承载着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流体智控业务。截至2020年12月31日,永和科技资产净额为4.47亿元,占上市公司的69.78%。此次交易价格被市场质疑有低估的嫌疑。
2019年11月,曹德莅从陈先云夫妇手中接过永和智控的控股权。入主后,其推动上市公司耗资超3亿元现金收购医院、酒店等资产。不过,市场一直质疑收购标的与曹德莅有关联,或存在股权代持或利益关系。
交易完成后,永和智控将退出流体智控业务,发展医疗健康产业。其剩余的医疗及其他业务去年营收仅0.45亿元,达州医科、昆明医科两家医院利润仅358.94万元、19.16万元。
将永和科技以4.3亿置出给原实控人
时隔两个多月,永和智控出售永和科技的交易方案细节终于出炉。
6月8日,永和智控公布交易预案,拟将全资子公司永和科技出售给制霸科技。交易双方在已签订的意向协议中约定,本次交易标的资产以2020年12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交易价格原则上不低于4.3亿元。
制霸科技系2020年8月18日新设立的公司,为公司原实控人应雪青、陈先云夫妇全资持有,两人为上市公司原实控人,目前仍分别持有上市公司6.25%、7.57%的股权,构成关联交易。
2019年11月13日,上市三年期满后,永和智控出资5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永和科技,去年上市公司将自身拥有的阀门和管件业务及相关子公司置入永和科技,为重组做好了准备。
并且,永和智控还将两个募投项目转入永和科技名下。其中年产3000万套无铅水暖器材生产线项目、阀门研发检测中心项目已分别投入1.58亿元、912.32万元。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永和科技资产净额、营业收入分别为4.47亿元、6.03亿元,占上市公司的69.78%、93.04%,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有意思的是,上市之前,2015年,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为4.21亿元,净资产2.12亿元,此次永和科技交易价格遭市场质疑有被低估的嫌疑。
与上述重组同步进行的是控股权转让。2019年10月,成都美华对永健控股增资2亿元,持有永健控股88.89%股权,应雪青、陈先云夫妇持有的永健控股股权被动减少至11.11%,同时两人放弃间接持有永和智控的39.13%的表决权,曹德莅顺利成为公司实控人。
除了永健控股,应雪青、陈先云夫妇还通过玉环永宏、迅成贸易、永绅咨询间接持有上市公司约36.39%股份,截至目前两人仅分别持有1.56%、2.06%股份,已基本完成退出。
医疗及其他业务营收仅0.45亿
曹德莅上位后,便火速巨资推动并购。
去年永和智控现金收购达州中科95%股权、成都山水上酒店100%股权、昆明医科100%股权等公司,合计耗资约3.23亿元。而对于这些收购,市场质疑收购标的或均与曹德莅有关,甚至存在利益输送的情形,监管部门也曾问询。
去年永和智控总投资额达3.78亿元,巨资并购的后果便是债务承压。截至去年底,永和智控账上货币资金1.12亿元,而短期借款2.8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0.44亿元,长期借款0.66亿元,资产负债率从19.60%提升至45.95%,流动比率、速动比率骤降至0.97、0.52。
原本计划的是,永和智控顺势向曹德莅定增募资6.04亿元补流及偿债,同时曹德莅进一步提升持股比例,不过去年12月28日,历经八个多月的定增募资事项被证监会否决。
定增受阻后,通过受让永健控股所持股份,目前曹德莅直接持有永和智控17%股权,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其一致行动人杨缨丽、余娅群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比例为6.99%和1.95%。
此次永和智控剥离流体智控业务或是此前控股权转让一揽子计划,将使公司聚焦业务于医疗健康产业。
不过,去年公司医疗服务及其他业务营收4507.05万元,占总营收6.96%。其中达州医科、昆明医科营业收入2456.03万元、520.46万元,利润358.94万元、19.16万元,而投资成都山水上酒店亏损280.37万元。
目前永和智控以全资子公司永和成医疗作为医疗产业战略发展的支撑平台,围绕肿瘤预防、医学影像诊断、精准放射治疗及康复业务,在全国省会级城市及重点城市收购、新建、开设肿瘤连锁型专科医院。
永和智控“通过投资快速突破产业转型并获得市场空间和利润”的战略前景尚待观察,不过去年永和成医疗亏损3402.34万元,短期盈利情况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