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金融 >

剑指花呗、借呗,央行开展线上联合消费贷款调查

支付百科 | 2020-07-29 09:02:36

《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仅半个月时间,监管部门便开始对商业银行联合贷款业务进行摸底调查。

多家媒体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向商业银行下发了《关于开展线上联合消费贷款调查的紧急通知》,「消费金融频道」向银行知情人士确认了这一消息。本次调查主要内容为统计商业银行联合消费贷款信息,涉及贷款余额、不良率、利率等核心信息。

在调查项目明细中,商业银行联合贷款合作方蚂蚁花呗和借呗被单列。调查通知显示,央行要求商业银行上报月末线上联合消费贷款余额及其中与借呗、花呗合作的部分,当月发放线上联合消费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及与借呗合作的部分,月末线上联合消费贷款余额不良率及与花呗、借呗合作的部分等数据。

从具体调查指标上看,这次调查可能是央行针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一次摸排,特别是疫情背景下的互联网消费贷资产质量情况,进而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创新业务。此前,《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针对联合贷已经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监管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商业银行联合贷业务正名并有放款迹象。

《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商业银行与其他有贷款资质的机构共同出资发放互联网贷款的,应当建立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本行与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的管理机制,并在合作协议中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同时,商业银行应当独立对所出资的贷款进行风险评估和授信审批,并对贷后管理承担主体责任。商业银行不得以任何形式为无放贷业务资质的合作机构提供资金用于发放贷款,不得与无放贷业务资质的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

商业银行应当按照适度分散的原则审慎选择合作机构,制定因合作机构导致业务中断的应急与恢复预案,避免对单一合作机构过于依赖而产生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监管对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巨头合作的风险专门作出提示。例如,

在现有的联合贷款模式中,助贷方主要扮演的是流量平台角色,帮助银行等资金方获客,其自身出资比例一般较低。这样一来,银行需要承担绝大多数风险,倘若合作方为了盲目追求转化率对数据进行操控,银行的风控模型一时又无法有效识别,便会给资产质量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本次被央行单列的花呗和借呗,可谓是助贷、联合贷界的巨头,业务规模占据两万亿联合贷款的半壁江山。业内人士透露,花呗在2019年年底包含助贷在内的贷款余额超两千亿,借呗超五千亿。

自2018年因高杠杆被监管约谈后,蚂蚁集团为降低杠杆水平,将花呗和借呗转型助贷和联合贷款。前不久原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举办的线上会议中表示,蚂蚁金服公司100亿的利润,45亿利润来自于重庆那两个小贷公司(花呗和借呗的运营主体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利用联合贷等轻资本模式,花呗、借呗能轻松撬动上千亿的资产规模,其主要输出技术服务和流量,并能获得比息差收入更高的毛利。举例来讲,花呗2019年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5.48亿元;手续费净收入28.12亿元,花呗手续费收入约为利息净收入的5倍多。

一方渴望流量,另一方渴望资金。助贷、联合贷已成为消费金融市场上常态化的合作分工模式。为了规范这种形式合规发展,银保监会最终以文件的方式从商业银行、助贷平台、借款人等多个层面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经营行为,以促进互联网贷款业务获客、利率、产品设计、风控、催收等环节合规发展。

以利率为例,监管要求商业银行应在借款合同和产品要素说明界面等相关页面中,以醒目方式向借款人充分披露合作类产品的贷款主体、实际年利率、年化综合资金成本、还本付息安排、逾期清收、咨询投诉渠道、违约责任等信息。

自互联网贷款市场崛起后,具备资金优势的商业银行纷纷与互金平台以联合贷等模式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然而在缺乏相关配套的监管文件情况下,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隐藏诸多隐患。如今,这些隐患都将一一被监管出清。

  • 标签:花呗,消费贷款,线上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