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间,随着新三板改革效应不断释放,投资者规模快速扩容,市场活力不断激发。
截至目前,新三板投资者数量已超80万户,日均开户数在2万以上,投资者参与新三板热情逐渐提高,投资者参与率明显上升,多数券商已提供线上开通交易权限的服务,投行部门也在调整战略契合市场需求,新三板精选层审核工作“马不停蹄”,被问询企业数量“水涨船高”。
接受证券时报采访的多位市场人士表示,此轮新三板改革为各类发展阶段的企业设计了更为市场化、灵活、包容的制度安排,充分尊重市场主体的自主权利,改变了市场生态,吸引了更多符合条件的投资者进入,这为保障市场流动性提供了支撑。
投资者跑步入场
改革加速,投资者捧场。
从上线实施投资者适当性分层管理、提升集合竞价撮合频次,到下调投资者单笔最小申报数量、优化大宗交易和做市商制度,新三板改革逐步推进,投资者结构持续优化。截至目前,新三板合格投资者开户数已超过83万户,较改革前增长约2.5倍。新进合格投资者积极参与盘中交易,随开户数量增长,参与交易户数逐日提升,盘中参与交易新进投资者占盘中参与交易合格投资者总数的比例达33.28%。
同时,日均盘中参与交易投资者户数较改革实施前提升50.77%,且保持稳步增长趋势,其中,个人投资者增速明显,日均盘中参与交易的个人投资者较改革实施前提升54.88%。
这和新三板改革投资者门槛下降相关,根据规定,参与新三板交易的个人投资者需要具有两年以上证券、基金、期货投资经历。其中,开通权限前10日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内的资产水平日均不低于100万元,可以投资精选层股票;不低于150万元的,可以投资精选层和创新层股票;不低于200万元的,可以投资全部新三板股票。
一位新入市的新三板投资者表示,他是从开户券商处了解到新三板动态的,此前一直对新三板市场有关注,在听了券商以制度解读为主题的投教活动后决定入场,券商也评估了个人投资风险与产品的匹配性,现在等候精选层的动作。
在投资者加速入市的同时,公募基金也在积极申报可投资新三板的新基金。目前已有20多家基金公司在筹备可投新三板的公募基金。4月20日,博时、南方、富国、万家、汇添富、招商等6家基金公司第一时间上报了可以投资新三板的公募基金,在产品投资范围内增加了新三板精选层,近期陆续又有基金公司上报此类公募基金。
一位基金公司机构部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多家基金公司已经参与了股转中心的系统测试,为未来参与新三板投资做准备。目前包括私募在内的不少机构都对新三板及创业板打新感兴趣。“很多机构都有投资新三板公募基金的需求,目前相关细则未定,还处于前期沟通阶段。待新三板精选层打新规则出台以及相关公募基金正式获批,机构客户才能参与。”
另外,还有一些基金公司正在积极筹备新三板投研团队,搭建系统平台,争取早日符合上报资格。
精选层激发市场活力
改革激发了市场活力,也让长期困扰新三板的流动性问题迎刃而解。随着降低投资者门槛、提升集合竞价撮合频次、下调投资者单笔最小申报数量等多项举措连续落地,二级市场交易环境不断优化,盘中成交逐渐活跃。日均盘中成交金额较改革实施前提升129.48%,盘中、盘后日均成交金额比由改革前1:1.78上升为1:0.52,盘中成交量超过盘后成交量天数占比达87.65%,较改革实施前大幅提升68.64个百分点。
市场活跃度也在上升。集合竞价股票日均盘中成交金额、有成交的股票数量分别较改革实施前提升137.71%、100.21%。有成交股票中,基础层、创新层股票单日撮合成交次数大于1次、5次的情况占比分别达42.43%、28.38%。
另外,此轮新三板的改革重点——精选层,引发市场的期待。截至5月17日,新三板精选层已受理企业达27家,13家企业进入问询阶段。从问询问题数量看,除了润农节水暂未披露具体问询函,另外12家企业合计被问询问题共达到486个,平均每家企业被问询40.5个,单个企业被问询问题最多达50个,最少34个。
细致的问询引导企业进行真实、完整和准确的信息披露,有利于帮助市场和投资人充分了解企业信息。正在备战精选层的希肯文化董事长安庭表示,详尽的信息披露是新三板市场发展的基础,经过本轮改革,新三板将形成“基础层、创新层、精选层”三个层次不断递进的市场结构,企业也将有更多的发展,新三板进一步适应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政策供给提供了更精准、更优质的服务。
上述基金公司人士表示,首批新三板精选层上市企业资质应相对较好,公募基金在新三板打新上也会具备一些优势,投资新三板对基金公司而言也是新的业务机会。
这也对投行生态带来了变化。一位券商投行人士表示,精选层的设立给新三板优质企业带来了新选择,之前企业挂牌新三板市场,成本较高,估值和融资情况不理想,改革之后,尤其是精选层的设立,和转板制度的建立,让企业有了发展空间,吸引了更多投行的目光。
目前已有更多的投行关注到新三板早期成长企业,以公开发行承销商的角色来帮助企业登陆公开的资本市场。华泰联合投行人士指出,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相比单纯地服务挂牌公司做挂牌督导和定增通道,只有助力符合条件的企业尽早登陆资本市场,才能发挥投行更大的价值,这部分空间值得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