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最高5000万元且不超过上市公司净资产的10%,大幅升至最高3亿元且不超过净资产的20%,创业板上市公司“小额快速”定增再融资限额的大幅提升,是此次创业板改革的关注点之一。虽然相关规则还在征求意见,但部分创业板上市公司已对此高度关注,期盼灵活便捷更为市场化的再融资制度能为它们带来“及时雨”。
前期,对创业板再融资制度的优化已有相关举措落地。今年2月,修改后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实施。该次修改精简了发行条件,优化了非公开发行的制度安排,方便上市公司选择发行窗口,还拓宽了创业板再融资的服务覆盖面。
截至4月下旬,在上述再融资制度修订后两个多月,已有近130家创业板公司推出或修订再融资预案,涉及融资额近1600亿元,表明市场融资功能得到有效激发。
不过,与此同时,受近期疫情影响及出于自身发展需要,部分创业板公司对再融资的需求也在上升。据Wind统计,今年一季度,创业板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为-95.87亿元,而去年同期是81.63亿元。
在此情形下,现行的创业板再融资规则或许还不够“解渴”。“好不容易定增融资一回,但现行的不超过5000万元且不超过净资产10%的‘小额快速’限额实在太低了。”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道出了一些公司的“痛点”。
对此,正在征求意见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下称“管理办法”)作了大幅调整。如将适用“简易程序”的定增融资限额提升至最高3亿元且不超过上市公司净资产的20%。
此外,配股比例上限也拟由不超过股本总额的30%升至50%;同时,增加公开发行证券二次配售的制度安排,降低公开发行难度,以改善融资结构。
王骥跃认为,其中,小额快速定增再融资限额的提升,以及注册制下流程的再造,都是本次改革的亮点。
根据“管理办法”,此类定增再融资适用的简易程序为:交易所应在收到注册申请文件后,在2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自受理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作出上市公司是否符合发行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的审核意见。
而证监会在收到交易所报送的审核意见、上市公司注册申请文件及相关审核资料后,将在3个工作日内作出注册或者不予注册的决定。
“目前,创业板有近半数公司的净资产规模在10亿至30亿元之间,如果一次再融资的规模在2亿至3亿元,则使用‘小额快速’机制是最有效的。同时,注册制下再融资更为灵活便捷,企业因而也无需一次性融太多钱,造成资金的长期闲置。”王骥跃表示。
一家创业板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按照正在征求意见的“管理办法”,企业的融资效率将极大提高。“我们提交申请后,深交所2个工作日内受理,受理后3个工作日内向证监会提交注册。完成注册后10个工作日内应完成发行缴款。这比之前快了很多。我们也期待新制度能够尽快实施,为中小企业带来及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