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 时事观澜 >

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APP互认 一码通用”或实现

人民日报 | 2020-06-01 16:10:37

“扫支付宝还是扫微信?”日常消费用手机支付时,这是常听到的一句话。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用上了移动支付,享受非现金支付带来的便利。然而,在扫码支付时,由于各支付机构间没有实现互认互扫,用哪家机构的服务就要扫哪家的码,让消费者和商户常常感到不便。

近期,一些积极变化不断发生。网联陆续在试点城市完成了多机构间“收款扫码”和“付款扫码”的技术验证,银联也在加速推动与商业银行、支付机构的“互联互通”,多家银行与支付机构实现互认互扫……今后,商户和消费者收付款有何变化?对支付行业将产生什么影响?未来发展趋势怎么看?记者进行了采访。

扫码支付闭环特征比较明显,增加商户重复投入,也没有充分体现消费者的支付选择权

“前些天去买菜,手机付款时对着二维码扫了半天没反应,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自己打开了支付宝,但扫的却是微信支付的二维码,特别尴尬,如果只有一个码就好了。”北京市朝阳区金台里居民万颖说。

“儿子特意帮我打印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收款码,但那天突然丢了一张收款码,有的顾客付款就不太方便。”赵舒秋在河北唐山市路北区北新西道经营着一家服装小店。在她的店里,扫码支付是大多数顾客的首选,附近的小商户们也都摆放多个收款码。

目前,扫码支付存在着一些服务“壁垒”。因为相关支付机构间不能互认互扫,没有“一码通用”,商户和消费者在日常收付款时会遇到一些问题。

简单理解,支付各方的互认互扫,即能互相识读彼此的支付条码并完成支付交易,也就是说,银行APP间可以互扫,第三方支付APP间可以互扫,银行和第三方支付APP间也可以互扫。如果“一码通用”,消费者用一个手机APP就可以“走遍天下”,商户收款也不会那么麻烦。

“目前,扫码支付的闭环特征比较明显,各家支付机构自成一体,基本没有实现‘互联互通’,消费者必须下载不同机构的手机APP才能完成支付。这种支付方式不仅浪费消费者的时间,影响支付体验,也给商户的收款和对账管理造成不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说,在没有实现互认互扫的情况下,支付宝无法识别微信支付的二维码,京东支付无法识别云闪付的二维码。“每一把钥匙只能用来开自己对应的那把门锁”,消费者出门就得带着“好几把钥匙”,不太方便。

“在实现机构间的互认互扫前,商户需要同时接入多家机构如银联、微信和支付宝等的条码支付业务,才可以完成多种APP的扫码支付受理;而消费者也需要根据商户可以支持的收款条码,选择相应的APP进行扫码支付。无形之中,增加了商户的重复投入、推高了社会整体运行成本,也侵害了消费者的支付选择权。”平安银行相关负责人说。

去年8月,人民银行印发了《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提出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研究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标准,统一条码支付编码规则、构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体系,打通条码支付服务“壁垒”,实现不同APP和商户条码标识互认互扫。

对消费者来说,实现互认互扫相当于“只带着一把钥匙,就可以打开所有的门锁”,优化了支付体验;对商户来说,可以只向一家支付机构申请收款二维码,就能接受任何一个手机APP的扫码付款,减少了重复投入和多头对账管理的繁琐,降低交易成本,带来极大便利。

有人问,现在不少商户使用的聚合支付,算是实现了互认互扫吗?

“这种收款二维码是聚合支付服务商提供的聚合支付服务,不能等同于互认互扫、‘一码通用’。”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说,在一定程度上,聚合支付确实能够解决主流支付机构间存在服务“壁垒”造成的不便,但也有私自截留商户资金和滥用消费者信息等风险。

黄大智分析,消费者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种二维码的附近往往都会有所支持支付机构的标志,比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如果某个二维码只支持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那么消费者就无法用云闪付进行付款。这充分说明,这种收款二维码并不是“一码通用”,仅仅是将有限的支付机构聚合在一起。

互认互扫能实现互惠共赢,促进移动支付行业健康发展

“整体来看,实现互认互扫能降低行业成本、提高效率,促进移动支付行业健康发展。”黄大智说。

“对中小支付机构来说,实现互认互扫能为它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可能不会让市场格局出现根本改变。”董希淼说,用户对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大型支付机构已形成较强黏性,不会轻易放弃使用。除了支付本身,用户对支付机构的选择还取决于其市场拓展能力、产品设计能力、服务运营能力和其它附加价值等,比较典型的是支付宝的购物便利和微信的社交特性,这些优势不会因为“一码通用”而消失。

近期,平安银行与中国银联、蚂蚁金服和财付通合作,实现平安口袋银行扫描微信和支付宝收款二维码的支付功能,成为首家同时支持与微信、支付宝条码互认互扫的商业银行。“实现彼此间条码互认互扫既是互惠共赢,也会带来新的挑战。各个机构无需再对已接入条码支付服务的商户进行重复拓展入网,减少重复资源投入、提升行业整体运转效率。在消费者端,由于消费者自主选择权提升,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需要真正将业务重点转移到对消费者服务的质量和体验上来。”平安银行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平安银行正在跟网联合作,即将完成跟网联条码的互联互通。平安银行表示,以此为契机,该行将在监管部门指导下,继续强化科技优势、加速创新,联合行业各方共同助力实现体验更佳、范围更广、安全便捷的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

在监管方面,业内专家认为,互认互扫将有助于扫码支付市场向更加安全、规范、高效的方向发展。随着支付行业互联互通的推进,更多的扫码支付交易将通过银联和网联进行转接清算,交易将更加规范和统一,有利于风险信息共享及风险识别,有利于监管部门整体管理和监控,使整个支付体系更加安全。

然而,互认互扫只是开始,实现条码支付互联互通还需很多方面的努力。

“在商业银行与支付机构实现互认互扫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到全行业的互联互通,包括支付机构间、清算机构间等,实现全行业统一的条码支付业务标准,能给商户和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收付款体验。”平安银行相关负责人认为,要完善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的业务规则,制定促进行业长远发展的保障机制,如明确各类业务参与方的角色与职能,市场准入与退出标准,业务定价体系等。

人民银行数字货币无需绑定银行账户,可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使用

在互认互扫不断推进的同时,人民银行法定数字货币也在稳妥推进。

记者从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获悉,人民银行自2014年开始研究法定数字货币。2017年末,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组织部分商业银行和有关机构共同开展数字人民币体系(DC/EP)的研发。目前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正在稳妥推进,当前阶段先行在深圳、苏州、河北雄安新区、成都及未来的冬奥会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以不断优化和完善功能。

同为支付工具,数字货币未来发展趋势怎么看?

业内人士分析,数字货币与现有的移动支付带给消费者的支付感受差不多。与扫码支付要绑定银行账户相比,数字货币不需要绑定银行账户,而是通过在商业银行开立数字钱包进行支付。数字货币可以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使用,两个安装了数字钱包的手机相互一“碰”即可支付。在一些移动网络信号不好的地方,比如航班上和地下室,数字货币的这一优势就可以充分体现出来。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明认为,人民银行数字货币在法定强制性、隐私保护和离线支付等方面的确有一定优势,但对支付工具而言,商业化的支付场景体验优化可能更加重要。

“比如,一些支付平台经常推出支付优惠、抽奖、分期付款等活动,包括小额消费信贷产品,这使其拥有更好的用户体验。相比之下,数字货币仅仅提供了一种支付选择,而能对支付机构造成多大影响,取决于其自身的进一步优化程度和市场选择。相信未来的支付市场竞争会越来越突出产品特色,各个产品都能找到自己的优势。”张明说。

“作为整个金融活动的基础,更加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金融运行效率。此外,数字货币系统有助于追溯交易动态和资金流向,有利于防范洗钱等违法交易行为。”董希淼说。(葛孟超 王 观)

标签: 一码通用 互认 支付

  • 标签:一码通用,互认,支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