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正文

中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 产品和服务向智能化迈进

2020-05-06 10:39:36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疫情让中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银行数字化如何纵深发展成为关注热点。专家认为,银行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产品和服务的线上化,还应加强组织和管理的数字化。

银行向智能化迈进

不出门,如何申请贷款?不见面,如何完成授信?

最近,招商银行南京分行就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一位公司法人回乡探亲后无法及时返回江苏,而公司急需开立银行账户。以往,企业开户需要企业法人亲赴银行网点进行现场面核。如今有何新招?

招商银行南京分行基于手机移动平台,运用人脸识别、音视频采集、大数据等多项技术,上线不见面审批功能,用5分钟时间就完成了远程开户意愿核实,成功开立了公司基本账户。

安徽省毫州药都农村商业银行日前研发“金农企e贷”新产品。客户在线申请,2小时至48小时内,系统会根据大数据分析完成授信。4月22日上线试运营以来,“金农企e贷”已完成授信339户,授信金额3.29亿元。金融科技的助力让银行很快就满足了客户需求。

为支持疫情防控,多家银行强化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电子渠道服务,减少客户不必要的出行,也催生出“非接触银行”服务的理念和需求。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非接触银行”服务关键在于银行数字化能力。

近年来,越来越多商业银行设立互联网金融部、数字金融部等,引入金融科技公司开放合作,打造数字化银行。以招商银行为例,1999年,招商银行启动“一网通”,在国内率先推出网上银行业务。根据招行2019年年报,“招商银行”和“掌上生活”两大APP月活跃用户已突破1亿。

如今,许多业务不用跑去网点、柜台,人们通过银行的手机客户端,动动指尖就能完成转账汇款、购买理财产品等,正是得益于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董希淼表示,从业务层面看,商业银行经历了电子化、线上化的阶段,现在正向智能化迈进。

组织架构“敏捷”转型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中心曾编制“商业银行数字化指数”,对2010年至2018年占中国商业银行总资产90%的141家银行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银行业总体上数字化程度不断加深,从2010年的14.83%增长至2018年的73.78%。

董希淼表示,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一般是从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开始的,这些方面大众能感知到也比较关注,但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如果没有在战略层面制定规划,没有数字化的管理文化,数字化转型往往会推进缓慢或难以持续。

“数字化转型对敏捷组织要求很高,但银行传统的总分行体制,相对保守的文化氛围,决策链条较长,与数字化要求的开放、包容、试错、快速响应有冲突。这就需要组织和管理层面的数字化转型。”董希淼说。

在上述“商业银行数字化指数”的分析结果中,相对落后的是组织转型。这也反映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

光大银行数字金融部远程银行中心武汉分中心的员工喻兰认为,组织架构是现代商业银行高效运行的基础保障,组织架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与服务能力。银行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往往是原有的组织架构难以支撑敏捷反应和快速决策。

数字化要“以人为本”

对于银行而言,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以更开放的心态来迎接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

董希淼从6个层面提出银行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建议:在战略上,制定转型战略并深入实施,持续加大投入;在组织上,建设敏捷组织,培养数字化意识、人才和文化;在业务上,创新产品研发,打造多元化渠道与风控体系;在技术上,完善配套机制,促进技术应用与架构转型;在数据上,加强数据治理,改善数据运营,确保数据安全;在合作上,践行“开放银行”理念,深化跨界合作,融入多种场景。

中信银行信息技术管理部副总经理陈蓓表示,对于传统银行的数字化转型,难度不在于科技本身,而在于数字化创新的土壤和文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虽然很前沿,但拥有这些技术并不等于银行已经完成数字化转型,还要有驱动数字化业务生长的土壤和根基,比如企业的战略和文化等。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宋科说,商业银行应该在推进数据治理的基础上,通过自我赋能或者合作赋能的方式,综合提升银行数字化程度,打造“无处不在”的开放银行。

微众银行科技创新产品部负责人姚辉亚认为,不管是数字化转型还是开放银行,其实都要“以人为本”,从“用户视角”出发。数字化的目的是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提供更高的价值。

标签: 银行数字化转型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