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宏观 >

全球宽松货币政策后遗症显现 加息潮下中国将何去何从

《财经》杂志 | 2021-05-28 10:26:26

2020年以来全球宽松货政策的后遗症正在显现。在全球加息的漩涡之中,中国何去何从备受关注。

根据巴西地理统计局(IBGE)公布的数据,2021年3月巴西通胀率升至6.1%,为2016年12月以来的最高点。巴西3月PPI升至33.5%,为2014年1月发布数据以来的最高水

美国4月CPI同比大增4.2%,创金融危机以来最高纪录;4月核心CPI同比大增3%,为1996年以来最大增长。

受本国通胀影响,一些国家加息已在路上。3月以来,俄罗斯、土耳其等多个新兴市场国家已率先行动,宣布加息。5月6日,巴西在不到50天时间里两次大幅加息。此外,印度、阿根廷、马来西亚等新兴国家的指标均显示,市场对于央行加息的预期正在增强,今年至明年上半年至少加息一次。

日,墨西哥央行副行长也表示,或必须在美联储之前加息。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甚至也表示,美国可能需要通过加息防止经济过热,抑制通胀压力。不过,一些美联储官员认为谨慎加息将是审慎的做法,担心加息会释放出并不合适的急切信号。

5月11日晚间,央行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货政策执行报告》认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阶段推升中国PPI,但输入通胀的风险总体可控。市场认为,上述发声意为加息概率很小。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向《财经》记者表示,利率调整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经济形势和物价水变化。这也是中央银行调整利率的重要参考指标。当经济过热、物价高企,央行将提高利率进行应对。二是金融形势变化。例如主要经济体提高利率将改变全球资金流向,外围经济体为稳定金融市场和汇率,需要同步提升利率进行应对。

多位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学者指出,考虑到中国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稳定,外部波动对中国影响较小,在美国国债收益率快速上行时期,中国也未出现明显的资本外流。加之物价压力短期内不会对货政策带来掣肘,短期内利率调整概率较小,加息可能不大。

通胀压力上升

5月11日晚间,央行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货政策执行报告》认为,国外通胀走高的输入影响主要体现在工业品价格,叠加去年低基数的影响,可能在今年二、三季度阶段推高中国PPI涨幅。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阶段推升中国PPI,但输入通胀的风险总体可控。

尽管预期输入通胀风控总体可控,但是中国自身通胀并非毫无压力。另据中国银行研究院报告显示,预计中国2021年PPI涨幅均值在3.5%-5.2%左右,全年呈倒V型走势,在二季度达到高点;CPI涨幅均值在1.3%左右,全年呈M型走势温和上涨。

数据显示,4月份,国内工业生产稳定恢复,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行,生产领域价格继续上涨。从环比看,PPI上涨0.9%,涨幅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从同比看,PPI上涨6.8%,涨幅比上月扩大2.4个百分点。

国内消费需求继续恢复,物价运行总体稳。从环比看,CPI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从同比看,CPI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

透过4月数据,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通胀压力上升,其预计未来几个月PPI环比增速会有所放缓,同比增速可能会在5月-6月见顶、高点可能在7%以上,不过下半年可能依然会维持相对高位。三季度CPI同比增速可能温和升至2%左右、四季度达到3%以上。

不过,鉴于PPI的上涨对CPI的传导力度仍相对有限,汪涛认为央行政策在年内不会大幅收紧。

梁斯也认为,虽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PPI出现明显上升,但尚未传导至CPI。4月CPI同比上涨0.9%,继续保持在较低水,物价压力对货政策影响较小。因此,中国无需被动跟随其他经济体,不必贸然加息。“中国货政策将坚持以我为主,不会过度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加息可能不大,也没有必要。虽然当前经济稳中向好,但经济恢复基础需要继续夯实,以稳定实体经济预期,巩固发展成果。”

汪涛预计整体信贷增速可能会从4月的11.6%放缓至年底的11%左右,而信贷同比增速可能在四季度企稳、信贷脉冲在10月见底。“我们预计5月-6月经济环比增长有望提速,季调后二季度实际GDP环比增速从一季度的2%加快至7%-8%(同比增速预计为8.3%)。居民收入和消费者情绪不断好转的势头也有望延续、推动全年实际消费增长10%。不过,消费能否如期反弹面临着疫情相关不确定的挑战。”

一位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当前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稳定复苏态势,三大投资增速稳中向好,经济基础不断夯实。另外,在海外发展中国家疫情蔓延,发达国家疫苗推进需求持续复苏背景下,外需仍有望保持旺盛。整体看,中国经济将继续维持良好复苏态势,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发生变化。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此前公开表示,要加强货政策总量、逆周期调节,同时处理好稳增长、防风险和控通胀的关系,实现M2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并且略高。充分考虑中小微企业特点和目前面临的约束条件,落实好出台的各项应对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上述货政策执行报告强调,稳健的货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珍惜正常的货政策空间,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健全现代货政策框架,完善货供应调控机制,保持流动合理充裕,保持货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信用收缩显现

尽管没有明显的加息信号,但是信用收缩已经显现。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96.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7%,较3月回落0.6个百分点,创2020年4月以来新低;4月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8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25万亿元。

分结构来看4月金融数据,回落幅度较大的科目是未贴现票据和企业债。

其中,未贴现票据新增-2152亿元,同比多减2792亿元。一位证券公司银行业分析师告诉《财经》记者,4月票据贴现承兑比依然维持了63.7%的水,即去年疫情期间利率处于较低水时期,企业所开票据在今年4月集中到期,使得存量票据消耗较大,票据供给不足。

企业债新增3509亿元,同比少增5728亿元,上述分析师认为,这一情况与今年3月基本类似,主要与去年疫情期间信用债增长较快以及资金套利有关,2020年3月-4月企业债单月新增均超过9000亿元,其中中票+短融占比约60%。而随着这部分虚增债券退出,加之部分省份和企业信用违约风险的加大,导致今年企业债发行力度明显弱于去年。

委托+信托贷款新增1514亿元,同比少增985亿元,这一数据变化显示出非标压降仍在延续。“整体而言,自2020年11月见顶后,社融增速总体回落,随着影子银行的继续压降、弱资质主体和高风险地区企业债融资力度减弱,以及政府债券发行的滞后,后续社融增速或将继续承压下行。”上述分析师指出,信用体系面临进一步收缩压力,未来不排除通过信贷多增补位社融缺口。

数据显示,4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贷款增加1.28万亿元,同比少增3399亿元。广义货(M2)余额226.21万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3个和3个百分点;狭义货(M1)余额60.54万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月末低0.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

尽管此前市场就预期4月金融数据会有所回落,但是下降幅度着实超出市场预期。梁斯将4月主要金融数据回落态势明显,归因为“高基数”效应。

梁斯向《财经》记者进一步表示,4月M2同比增速再次回到“8”区间,社融同比增速则降至12%以下。M2同比增速降幅较大可能与缴税因素有关,4月财政存款增加了5777亿元;社融中除政府债券和股票融资外,其他项目同比大都少增,这带动社融增速走低。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等人预测,当前货政策以金融稳定为首要目标,采取稳健中的政策基调,主要体现为信用收缩,即信贷、社融及M2增速的回落。但他们预计2021年四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使得货政策首要目标切换至稳增长,触发政策基调转向稳健略宽松。今年前三季度政策保持“紧信用、稳货”,四季度转为“稳信用、宽货”,信用收缩下半年将渐入尾声。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李一爽分析指出,在社融增速见顶的背景下,中国宏观杠杆率增速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回落,央行认为金融风险整体趋于收敛,同时强调宏观杠杆率企稳不是因为信贷收缩,并特别强调要坚决打击逃废债,防范市场风险,并且建立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财政金融风险处置。这也显示当前在去年的信用债违约风波后,政策似乎在担忧类似事件再度发生对于市场可能的冲击,并且也在防范信用收缩对于经济的潜在影响,因此将“保持货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

流动与利率

5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5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一年期LPR为3.85%,五年期以上LPR为4.65%,均与上期持

对比历史数据来看,央行公布的新一期的LPR,无论是一年期还是五年期,已经连续13个月维持不变。

值得注意的是,4月16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进行了2021年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一期)招投标,招标利率相较前期,加息了5个基点。

业内人士指出,国库招标利率是政策利率,和LPR不同,前者属于一级市场利率,后者属于二级市场利率。后者直接影响民众和企业贷款。

梁斯告诉《财经》记者,5月以来,货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运行整体稳定,DR007(七天期存款类机构质押回购加权利率)以及R007(七天期银行间质押回购加权利率)等关键利率品种大都维持在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方,市场流动需求压力不大。此前央行已续作MLF,中标利率继续保持不变。整体看,当前市场运行稳定,流动供需基本衡,市场利率运行稳,没有明显的流动需求压力。

5月17日,央行续作一年期MLF,招标利率为2.95%,与上月持。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这意味着5月LPR报价的参考基础未发生变化。可以看到,自2019年9月以来,一年期LPR报价与一年期MLF招标利率始终保持同步调整,点差固定在90个基点(0.9个百分点)。考虑到这段时期宏观经济波动较大,中期政策利率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发挥了稳定的指引作用。“在影响LPR报价加点的银行边际资金成本方面,3月以来,以DR007为代表的短期市场利率稳中略降,银行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小幅下行,结构存款到期收益率基本持。”

不过,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住房利率则出现上浮走势。首创证券研报显示,房贷利率延续上行趋势,4月全国首套房均贷款利率为5.31%,环比上涨3bp;二套房贷款均利率为5.59%,环比上涨2bp。

此外,几日流动也有收敛迹象,5月17日,货市场利率多数上涨。银存间同业拆借1天期品种报2.1563%,涨33.71个基点;7天期报2.6579%,涨60.67个基点;14天期报2.1866%,涨9.75个基点;1个月期报2.4785%,涨12.11个基点。

银存间质押式回购1天期品种报2.1462%,涨33.56个基点;7天期报2.1857%,涨19.15个基点;14天期报2.1018%,涨4.45个基点;1个月期报2.3856%,跌1.28个基点。

  • 标签:宽松货币政策,后遗症,加息潮,中国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