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在喜德县的扶贫工作已经结束了,但是我还想再待两年,为乡村振兴再出一把力。”2021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在小品《每逢佳节被催婚》里,演员万茜饰演的基层扶贫志愿者向父母解释自己想留在山村继续工作时,说出了这样一条理由。
彼时,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为期三年的脱贫攻坚战刚刚于2020年底结束。半个月之后,继脱贫攻坚之后的下一个战场“乡村振兴”也露出了。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结束后,下午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原址上,“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对外亮相,实现两个机构的“无缝衔接”。
半年时间了,一场新的战役在神州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展开。7月7日,官方消息显示,山东省乡村振兴局等5部门印发了《山东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显示山东省乡村振兴局已经低调成立。至此,全国31个省份均已成立省级乡村振兴局。资金方面,央行、银保监会等多部委也联合发文,要求健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
“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转移,并不令人意外。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而乡村振兴战略则是2017年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
2017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即“三步走”时间表: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之间是怎样的关系?2018年9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在讲话中作了这样的论述: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针对绝对贫困的脱贫攻坚举措要逐步调整为针对相对贫困的日常性帮扶措施,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架构下统筹安排。
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李小云也表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乡村振兴解决的是乡村的发展问题,而贫困又是乡村发展问题中的一个最大、最核心的问题。因此,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升级版,而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的工作。
随着时间进入2021年,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如期完成。2021年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提出,新的发展阶段要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
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并不会一蹴而就。一号文件提出,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做到“扶上马送一程”。过渡期内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与此同时,中央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包括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保留乡村特色风貌,不搞大拆大建,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不得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上楼”;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并强化乡村振兴督查,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此外,乡村振兴法律制度建设也逐步完善。4月29日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已经正式施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法律保障。
关键在乡村产业兴旺
不过,乡村振兴虽然是乡村的问题,却并不只涉及到乡村。改革开放40年间,中国城镇化率从17.92%上升到59.58%,是全世界各个国家中增长最快的。在这一过程中,至少2.9亿农民工或在本乡镇打工,或进城务工,为城镇化率的提升做出了主要的贡献。
但另一方面,大量劳动人口的流失也难免给农村带来“空心化”的问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断加剧。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刘守英指出,中国乡村的问题出在城市化的模式上。城市化模式本质是“回村”的模式,不管在城市干多久,最后还得回村。然而这一过程中,城市不用支付农民工留在城市的成本,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教育及保障等,乡村产业却因此被极其窄化,没有发展的空间,导致了乡村的衰败,缺乏可以跟城市对流与交换的资源。
因此习近平强调,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必须顺应产业发展规律以及要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
而产业振兴的基础又是产业兴旺。2019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强调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与城镇化联动推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徐小青表示,将产业兴旺看作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一个很到位的认识。乡村产业根植于县域,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产业振兴是基础,这个“产业”不仅是二三产业,最主要的还是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是很重要的基础。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也是在第一产业的基础上融合发展,延长它的产业链,提升它的价值链,完善它的利益链。
对于如何发展第一产业,刘守英在公开演讲中指出,历史上中国的农业不只是粮食和吃饭,而是农工和农副互补的小康生活。而由于过去一直单一强调农业,农产品的复杂度也越来越低,农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非常弱,要素之间不匹配导致了成本升高。因此,中国农业需要有制度变革,促进劳动力、土地和资本这些要素的组合提高配置的效率,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农业的回报率。
“如果农业的回报率不解决,农业的产业就没有希望,整个的乡村振兴就没有希望。”刘守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