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宏观 >

助力黄河流域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河南三门峡以旅游破局

华夏时报 | 2021-06-22 09:20:50

黄河宁,天下平。作为华夏文明最有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母亲河,黄河在新时期正在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

在第二十七届三门峡黄河文化旅游节·第八届中国特色商品博览交易会上,三门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任育新正在低头专心在葫芦上雕刻龙纹。

“作为国家级非遗葫芦雕刻的一种,葫芦烙画是明代就有的技艺。这种比较简单的、常见的,几十分钟就能雕好,但一些复杂的图案,常常构思图案就需要两三天时间,进行雕刻的时间也需要更久。”任育新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在薄薄的葫芦壳上进行艺术创作、文化创作,将其打造成蛐蛐葫芦、酒葫芦,不仅是对葫芦工艺的传承,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而除了葫芦烙画,在展会上民间艺术大放异彩:剪纸艺术、木雕工艺品、虎头帽……从老一辈民间手艺人走街串巷,到现在凭借着黄河文化旅游节的推广,把民族的东西推广向更远的地方,一代一代手艺人,为我国文化传承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三门峡的GDP为352亿元,相较于2020年第一季度的298亿,实际增量为53亿,GDP名义增速为17.94%,成为河南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

“伴河而生、因河而兴、依河而美”,绵延五千年的历史,成就了黄河沿岸厚重的文化底蕴,也给沿岸城市未来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在三门峡,靠水吃水,当前有了新的内涵。

从地理上看,黄河冲过潼关,进入三门峡段,湍流变缓,特别是在蓄水期内,水质清澈,自然山水堪比江南。怎样将这样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当地投入了巨大精力。

2019年9月,三门峡开始谋划黄河湿地修复与生态廊道建设项目,并制定了《黄河流域(三门峡段)治理三年行动计划》。而现在,从函谷关一直到108公里之外的三门峡大坝,长长的绿廊相伴而行,花带、道路、绿化贴着黄河一路向东,俯瞰之下,黄河宛若镶上了条绿边儿。

这个集生态屏障、文化弘扬、休闲观光、高效农业于一体的复合型生态廊道样板,是河南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6个“样板”工程之一,在这里,河南正在筹谋更大的发展。

“河南立足打造成为体现中华悠久文明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全球探寻体验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窗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希望能与沿线兄弟省份共同谱写黄河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河南省政府副秘书长黄东升在黄河流域文化旅游创新大会开幕式上表示。

据了解,这场大会由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指导,沿黄九省(区)黄河之旅旅游联盟支持,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三门峡市委、三门峡市政府联合主办,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新时代黄河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生活在黄河沿岸的人最先感知黄河的变化,曾几何时,黄河上漂浮着渔家乐船,岸边是农家乐,滩涂上是鸡鸭鹅,杂乱无章、环境恶劣的同时,当地居民也没有从“靠水吃水”中获得丰厚收益。

但如今的黄河,河清岸绿,美景连线。以往大多在外地打工的高庙乡大营村村民刘铁娃,现在已经转变了身份,变成黄河绿色滩涂的“养护人”,每年种植、养护这条绿廊,都能获得不少收入。

“2020年疫情出不去,只能留在家里,但通过给大坝搞林草综合治理,我们在家就能挣钱,男工的日工资120元,女工100元,三个月一家人每人挣了一万多元。”当地村民刘铁娃介绍,加上流转出去的土地,以及生态廊道吸引来的客流,他们现在反而挣得更多了。

“聚焦黄河文化旅游创新发展和‘后疫情’时代文化旅游行业市场新变化、消费新需求、发展新业态,共同研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和文旅产业发展的新理念、新路径、新方法,必将在推动黄河流域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和携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以及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大战略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发挥较大作用。”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二级巡视员、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白四座对此表示。

据悉,三门峡黄河文化旅游节自1992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26届。一年一度的黄河文化旅游节充分体现时代元素,已成为叫得响的城市品牌,也是向全国展示“黄河三门峡魅力天鹅城”良好形象的重要名片,为大力弘扬黄河文化,助力黄河流域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和样板。

  • 标签:黄河文化,文化遗产,艺术创作,民间艺术

相关推荐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