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 国内 >

世界快看点丨卖“废品”赚1个亿!吉锐科技冲刺创业板,“0参保”供应商身兼客户

财经网 | 2023-06-08 15:45:37

如果说掣肘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过去几年“涨声不断”的锂价或许可以排在前列。

从2021年初的不足5万元/吨涨至50万元/吨,疯涨的锂价曾引发众多产业链企业和终端车企的口诛笔伐。在此背景下,动力电池回收因其可以用来弥补锂矿资源短缺的问题、经济性的提升,吸引了不少头部电池厂商加码布局,锂电回收企业也欲乘“风”上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日前,赣州吉锐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吉锐科技”)创业板IPO申请获受理。公司主要聚焦于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回收利用及锂电池材料,产品包括电池级碳酸锂、磷酸铁、镍/钴/锰盐等,用于制造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原料。

但就像锂盐龙头赣锋锂业掌门人李良斌所说的那样,“锂盐有60万元一吨的昨天,也可能有10万元一吨的明天”。

面对锂价的周期波动,吉锐科技的业绩高增或是“昙花一现”;此外,在众多锂业巨头、电池厂商、车企将锂电回收作为补充业务的情况下,公司此次扩产能否按预想中顺利消化,或需打上一个问号。

两年估值飙升31倍,公司高管曾被出具警示函

翻看招股书可以发现,吉锐科技成立4年就走到上市关口的背后,有多重资本的助力。

2019年5月,在中矿国际积攒多年废旧金属回收经验的司马忠志,携手昔日同事廖志刚和深耕锂电材料与资源回收行业的李斌等人,加上A股上市企业长信科技的助力,共同出资6000万元,创办了吉锐科技的前身吉锐有限。

图片来源:吉锐科技招股书

为了快速形成废旧锂电池回收产能,同年9月,吉锐科技以300万元对价收购了由李斌控制的力道新能100%股权。

据评估报告,截至2019年4月30日,力道新能的总资产账面价值为1503.62 万元、负债账面价值为1408.18 万元、净资产账面价值为95.44万元,本次收购价格较账面净资产溢价214.33%。

有了力道新能这一“跳板”,吉锐科技对其现有厂房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建,力道新能也成为公司废旧锂电池材料回收的主要生产经营主体。以2022年为例,力道新能实现营收8.69亿元、净利润1.64亿元,分别占吉锐科技营收、净利润的93%和148%。

吉锐科技业绩因搭上新能源的“快车”大涨之际,公司估值也实现了“三连跳”。

2020年7月至2022年11月期间,吉锐科技进行了2次股权转让和5次增资,估值从1.2亿元飙升至38.46亿元,涨约31倍。

期间不乏因短期内估值暴涨带来的“财富盛宴”。

例如,2021年9月,陈贵生、尹宪章按1元/注册资本分别认缴420万、180万元新增注册资本,实际增资金额分别为420万元和180万元,增资后分别持有公司3.5%股份、1.5%股份。据此测算,公司估值为1.2亿元。同期,尹宪章按1元/注册资本让出所持公司股份,本次股份转让为“还原股权代持”。

这两人也身份不凡。尹宪章是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陈贵生和财务负责人尹华凌的父亲。

陈贵生曾任合力泰财务总监、总经理、董事长,2021年8月,陈贵生曾因关联方资金占用未及时披露、政府补助会计处理错误并篡改政府文件及银行单据、转让子公司股权未及时披露等事项,被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2021年10月加入吉锐有限,现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在二人增资入股的次月,吉锐有限将注册资本由1.2亿元增至1.5亿元,按照5.6亿元的估值为基础,增资价格增至4.67元/注册资本,短短一个月公司估值暴增366.66%。二人又分别投资700万元、300万元,持股比例为3.8%、0.43%。

到了2022年5月,吉锐有限再度进行增资时,增资价格为9.21元/注册资本,公司投前估值已增至14.7亿元;2022年11月,吉锐科技完成股改后的第一次增资,增资价格为21.82元/股,公司投后估值涨至38.46亿元,陈贵生再度投资500万元。

据此测算,陈贵生、尹先章二人直接持有公司股份市值已达1.22亿元、1384.56万元,分别浮盈1.06亿元和1204万元。

历经数次增资后,吉锐科技目前的股权较为分散。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实控人司马忠志直接持有公司24.61%股份,直接间接合计控制公司41.49%的股份表决权。本次发行完成后,实控人直接持股比例降至18.46%,合计控制公司表决权将进降至31.12%。

毛利率坐“过山车”,“0参保”供应商身兼客户

通过拆解一辆电动汽车的成本分布可以发现,电池系统是其中成本占比最高的零部件,其中,正极材料、电解液制造都离不开锂这一材料。

近几年,锂盐价格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起伏。去年11月下旬,电池级碳酸锂均价曾达到59.5万元/吨的高位。据工信部披露,去年全年碳酸锂价格涨幅达301.2%。

诸多电池厂商深入上游布局锂矿的同时,锂电池回收行业也迎来“高光时刻”。从吉锐科技的财报中可以窥见,从亏损到利润过亿,这一过程仅用了三年时间。

2020-2022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0.21亿元、1.66亿元、9.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5.52万元、3693.69万元和1.11亿元。2021-2022年,公司的营收增速分别为692.29%、459.02%,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23.54%和199.71%。

尽管吉锐科技称自己是一家可以同时实现磷酸铁锂、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体系全组分元素回收的企业,但令公司业绩暴增背后的“推手”,仍是不断攀升的锂价。

报告期内,公司电池级碳酸锂收入分别为1874.41万元、1.47亿元、7.7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99.07%、91.2%、83.64%。期间,公司电池级碳酸锂的销量从543.8吨增至1799.05吨,销售单价从3.45万元/吨增长至43.03万元/吨。

不过,随着锂价走高推涨废料回收价格,公司的毛利率也随之被压缩。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9.83%、41.13%、23.52%。

对于2022年度公司毛利率的大幅下滑,吉锐科技称,当年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采购价格上升幅度大于碳酸锂售价的上升幅度,导致碳酸锂毛利率比上年下降21.15个百分点。

图片来源:吉锐科技招股书

据证券时报援引华东地区某位锂电从业人士表示,2021年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才3000多元一吨,2022年11月的市场价已经到了3万多元,短短一年多时间涨了10倍。

据吉锐科技的招股书披露,2022年,公司采购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价格为173.73万元/吨,涨幅为467.19%,同期碳酸锂平均售价同比上涨287.45%,远低于原材料的价格涨幅。

在锂价飙升的2022年,吉锐科技的供应商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面孔。公司解释称,主要因公司生产经营规模逐年增加,为满足生产需求,增加了原材料采购规模。

招股书显示,2022年,江西鸿锂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鸿锂科技”)为公司第四大供应商,采购内容为报废铁锂正极粉,采购金额金额为5819.81万元,占当期采购总额比例为6.8%。

不仅如此,鸿锂科技还是公司的客户,2022年向其销售电池级碳酸锂1053.1万元,占营收比例1.13%。

图片来源:吉锐科技招股书

值得注意的是,该供应商、客户的成立时间较短。天眼查APP显示,江西鸿锂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4月,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实缴资本为0万元,社保缴纳人数为0。

产能利用不饱和,存货跌价风险高企

据国家规定的标准,动力电池容量衰减至低于80%时,应进行退役。随着2014年装车的动力电池退役期临近,2021年起动力电池面临大量退役,电池回收这门生意站上“风口”。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统计数据预计,到2025年,国内需要回收的废旧电池总量将达到137.4GWh(110吨左右)。另据GGII测算,2022年动力电池理论退役量为36万吨,同比增长27.2%;预计2025年国内退役动力电池规模超过120万吨,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开启。

从政策支持和市场前景来看,电池回收兼具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正因此,这一“蓝海”市场已吸引众多玩家入局。

比如,今年1月,宁德时代宣布控股子公司邦普循环拟在广东佛山投资238亿元,建设一体化新材料产业生产基地,涵盖50万吨废旧电池材料的回收、三元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生产、负极再生石墨制造等项目。

国轩高科肥东电池回收项目已于2022年11月建成,随后完成调试并投产,年处理电芯能力逾5万吨、年处理极片能力逾1万吨。今年2月9日,天奇股份发布公告称,拟与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湿法冶金项目。此外,大众集团、宝马、特斯拉、比亚迪、吉利等整车企业都在加速布局。

但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于成本等因素考虑,往往达到 80%衰减的电池无法全部实现退役。众多玩家扩大加码布局的同时,也出现了产能的冗余。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总工程师韦洪莲曾公开表示,一年回收的废动力电池就20万吨,而目前已批复的回收产能则为147万吨,产能利用率不到20%。“这也导致了产能的明显过剩。”韦洪莲指出。

据披露,截至2022年末,吉锐科技电池级碳酸锂和磷酸铁的产能分别为4000吨、4400吨。报告期内,吉锐科技电池级碳酸锂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3.92%、86.18%、81.86%;2021-2022年,磷酸铁的产能利用率为66.5%、78.04%,产能尚不饱和。

本次IPO,吉锐科技计划募集资金11亿元,其中10亿元将用于“年处理30万吨锂电池循环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年处理11万吨磷酸铁锂电池),项目建成后预计可以形成磷酸铁锂电池单体、磷酸铁锂黑粉两种废旧电池料共11万吨的处理能力,仅一期项目较其自身产能扩大26倍。

此外,今年以来,锂价已出现“退烧”的迹象。今年4月份曾下跌至17万元,5月开始止跌回升,目前价格在30万元/吨附近,但相较去年近60万元/吨的价格已出现“腰斩”。

面对震荡波动的锂价,2022年末,吉锐科技对原材料、在产品和发出商品计提叠加准备1759.21万元,同比增加1756.59万元,主要“由于期末钴和锂金属价格下降较多。”

截至2022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2.06亿元,占期末资产总额比例为16.31%。吉锐科技提示称,如果未来金属锂、镍、钴价格大幅下降,公司的收入和毛利也大幅下降,公司的存货可能也需要进一步计提跌价准备,会造成公司业绩大幅下降,有可能导致公司业绩下降 50%以上、甚至出现亏损的风险。

标签:

  • 标签:中国观察家网,商业门户网站,新闻,专题,财经,新媒体,焦点,排行,教育,热点,行业,消费,互联网,科技,国际,文化,时事,社会,国内,健康,产业资讯,房产,体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