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4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我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强做优制造业既要“顶天”也要“立地”。
重大技术装备“顶天”,产业基础“立地”。多位专家向中新网“中国新观察”栏目表示,为更加有力地支持产业基础再造工作,要带动市场社会资本和社会资金的投入,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全力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将新增约1万家专精特新企业
“特别可喜的是,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脱颖而出,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亮点。”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部长金壮龙谈及中小企业的发展时如是说。
金壮龙表示,“力争今年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超过8万家。加强政策引导和资源统筹,计划培育100个左右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工信部数据显示,全国已经培育了7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997家。这意味着今年要增加约1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该如何做到?
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专精特新部部长尹晓萌接受中新财经记者采访时称,各个地方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和需求,构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完善分层分类专项扶持政策,加大精准服务力度,并加强部门协同、市区联动,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力争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根据工信部数据统计,2022年9月,全国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为4万余家,目前已经超过7万家,半年内数量大幅提升。2023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目标设定合理,工作路径明确,举措切实可行,必定能够实现数量翻倍式增长。”尹晓萌称。
“各地方要放足活水、养好活鱼”
中国信通院规划所双创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中雍接受中新财经记者采访时称,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是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也成为越来越多中小企业的普遍共识。
中小企业贡献了50%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中小企业大部分还是民营企业,对改善民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力量。
张中雍认为,当前,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处于战略机遇期与关键窗口期。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可首先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壮大,各地方要放足活水、养好活鱼,提振发展信心和投资预期,充分调动企业家精益创业和勇于创新的自信。
“其次,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层次类型中小企业的特点和需求,系统性研究指引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再成长为‘小巨人’企业的可行路径,构建有效衔接、环环相扣、后备充足的优质中小企业梯队。”
张中雍表示,服务机构要推出更多符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特点的个性化、增值化和高端化服务,如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要切实帮助中小企业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转化和保护水平;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要推出更多“小快轻准”服务产品和解决方案等。
“最后,中小企业自身要以专注铸专长,以精益出效益,以特色赢市场,以创新谋发展,练就独门绝技、打造拳头产品,在相对‘狭窄’的产业领域牢牢锁定高端市场。”张中雍说。
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加快上市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相对旺盛,对通过股权融资、上市、发债等方式获得直接资金源的意愿比较强烈。”张中雍表示,鉴于此,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加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给企业注入资金活水。
“通过有效高效的直接金融供给,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增量扩面,破解中小企业面临的传统信贷支持‘缺信用’和‘弱担保’两难。”张中雍说。
2022年全年A股新上市的企业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了59%,累计已经有1300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上市,占A股上市企业总数的27%。
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融资处处长石言也对中新财经表示,对于专精特新企业来说,加快上市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有多方面好处,首先可以缓解融资压力,资本市场的各种债券类工具也为企业盘活资产、增强信用提供支持,“另外,还可以改善公司治理水平,增强品牌效应,拓展发展空间等。”
石言称,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后,目前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与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体系较为契合,有助于更多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的专精特新企业走向资本市场。
“作为资本市场认可优质标的,专精特新概念也将成为投资者掘金主线条。”在张中雍看来,同时,还要拓宽专精特新企业的市场化融资渠道,引导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关注长线投资和价值培育,积极“投早投小投创新”,策动更多社会资本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涌进流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