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贾云鹏
“饺子粉一袋10千克,80元”“原味葵瓜子5千克,110元”“咸鲅鱼1.06千克,84.3元”……春节前夕,记者在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于集乡大于集村见到村民于振瑞时,他正将自己当天购买的年货,一笔一笔认真登记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跟踪调查户记账手册上。
(相关资料图)
1986年,大于集村成为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40位农户被随机抽取成为记账户。按照要求,这些记账户要将每天发生的家庭生产生活收支情况,详细记录在记账手册上。
于振瑞就是其中的一名记账户。“一年一本,全家的收入开支都在这里面呢。”于振瑞29岁时就开始记账,这一记就是30多年。翻看他这些年的记账手册,大到建房买车、土地流转费用,小到水果、蔬菜、洗衣粉等收支,均按日期一条条记录得清清楚楚。
大于集村离城区5公里,是鲁西北的一个普通农村。记者和于振瑞一起走进村委会办公室,看到一摞摞记账本整齐摆放在办公桌上。村里的几位老记账户一个个打开了话匣子,眉飞色舞地说起了账本里的变化。
于振瑞有着辅助调查员和记账户的双重身份。他率先说道,这些年,村民居住条件、消费水平、交通方式等方面的改变,可谓翻天覆地。“就以年货为例吧,现在种类明显丰富多了,原来见不着的副食品、海鲜,都出现在了餐桌上。”
“从这30多年的账本上来看,农村变化实在太大了。”79岁的于汝恩接过话说,“一些原本想都不敢想的支出,不断出现在账本里。”
他随手抽出几个账本解释道:2017年,村名张德香的账本里记录着“花3.5万元买了辆二手轿车”;2021年,于振瑞的账本里记录着到外地旅游的消费“3人门票300元,船票3人15元”,燃油费、旅游费成了不少家庭的固定开支。
这时,记账户于光财插话道,从住土坯房到住上楼房,从烧柴火到用上天然气,从用井水到通自来水,从自行车逐步换成电动车、汽车,“现在哪家哪户没有电视、冰箱、洗衣机,有些家里还用上了空调、净水机、扫地机器人,支出不多才怪哩。”
“十年前,我家一个月电费才二三十块钱,现在哪个月不得五六十块钱。”于光财指着自己的账本说,“燃油费、自来水费、话费、电费等开支的出现或增加,要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但这也正说明,我们的日子一天天地好起来了。”
与此同时,农村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带动村民收入“水涨船高”。“刚开始记账那会儿,小麦、玉米一亩地能收六七百斤就了不得了,还得交公粮。”记账户于维峰说,随着村里兴修水利,地里用上了新技术、新品种,现在每亩地一年的产量能有近3000斤。
“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一开始耕牛、小推车,后来变成拖拉机,现在连打药都用上无人机了。”于振瑞一边翻看账本一边说,1987年买了拖拉机,1990年买了简易小麦收割机,1998年买了农用三轮车、播种机,2013年买了联合收割机。
近几年,随着村里成立合作社,“收到土地流转费3500元”“收到合作社分红1000元”“收到工资4200元”等,在记账本里出现的频次明显增多,村民收入实现了多元化。
农业税取消了、种粮有补贴了、看病能报销了……有些名目成为历史,新的名目充实记账本。“到乡卫生院看病,新农合报销534元。”于振瑞指着一笔账说,“之前看病先犯愁,担心会看不起。有了新农合后,少了很多顾虑了。”
于集乡党委书记马惠勇说,账本名目“增减”之间,是党的好政策持续落地。“不断摞高的账本,既是一家一户状况的反映,也记录着乡村振兴图景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