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毛钱一包的辣条,曾是许多80后、90后的童年回忆。如今,辣条背后的企业已经站在资本市场门口。
(资料图)
12月5日,卫龙正式启动招股,预计将于12月15日登陆港交所主板,成为“辣条第一股”。根据招股书,此次卫龙拟在全球发售9639.7万股公司股份,每股发售价为10.40港元至11.40港元,最高募资约11亿港元,另有15%超额配股权。
本周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刺的还有一致魔芋和田野股份,两家公司均将于12月8日在北交所上会。另据厦门证监局近日披露的厦门辖区IPO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燕之屋的审核状态为“辅导备案”。市场猜测,燕之屋或将再次向“A股燕窝第一股”发起冲刺。
小零食撑起IPO
自2001年生产第一根辣条以来,卫龙便以辣条产品为核心,构筑了庞大的辣味休闲食品产业版图。
招股书显示,近年来,卫龙已成功将产品从辣条拓展至蔬菜制品和豆制品等多个品类,推出了包括“风吃”和“亲嘴烧”系列等多种品牌。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2021年零售额计,卫龙在国内所有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6.2%,且在调味面制品及辣味休闲蔬菜制品细分品类的市场份额均排名第一。
小小的辣条,有着怎样的吸金能力?数据显示,2021年,卫龙的调味面制品及蔬菜制品的年零售额均超过10亿元。大面筋、魔芋爽、亲嘴烧及小面筋四个单品的年零售额均超过5亿元。
2019年至2021年,卫龙营收分别为33.85亿元、41.2亿元、4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为19.1%;净利润分别为6.58亿元、8.19亿元和8.27亿元。今年上半年,受产品价格调整等因素影响,卫龙的总收入较上年同期下滑1.8%至22.6亿元。
近年来,众多食品生产商持续开发新型食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者偏好,既推动了休闲食品行业的增长,又发展出不少诸如卫龙这样的细分赛道“一哥”。
即将于12月8日北交所上会的一致魔芋,是来自魔芋加工领域的知名企业。
据悉,一致魔芋产品包括魔芋亲水胶体(魔芋粉)、魔芋食品等,其中魔芋亲水胶体主要应用在凝胶食品、素食、肉制品、休闲食品等领域。公司一方面以OEM、ODM 模式与“百草味”“三只松鼠”等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另一方面自有品牌的魔芋食品、魔芋美妆用品也面对终端零售消费者销售。
根据一致魔芋的招股书(上会稿),公司此次拟募集资金将用于魔芋精深加工智能制造生产线改扩建技改项目、魔芋食品深加工技改项目、研发中心大楼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目前休闲食品行业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企业想进一步增强自身综合实力,建立护城河,只有通过资本市场赋能,否则仅靠业务上的原始积累,很难更进一步。”广东省食安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对记者表示。
明星机构争相“分羹”
在休闲食品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已有不少明星机构前来“分羹”,助推企业成长。
例如,为麻六记等品牌提供过贴牌代工服务的阿宽食品,目前正在推进深交所主板IPO。其股东榜便出现多家机构的身影,高瓴怿恒、茅台建信等均位列其中。
卫龙则在2021年进行了pre-IPO轮融资,获得CPE、高瓴、腾讯、云锋基金、红杉中国等机构的力挺。根据公司招股书,这批机构共耗资6.59亿美元,认购卫龙3.05亿股股份。
此次IPO,卫龙又引入了Media Global、阳光人寿保险、Prospect Bridge 3名基石投资者。其中,Media Global由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控制,此次将认购约2.42亿港元股份。阳光人寿保险、Prospect Bridge分别认购约2.34亿港元和1.03亿港元股份。按发售价中位数10.9港元计算,3名基石投资者认购份额占卫龙此次全球发售股份的54.82%。
从2021年11月第一次通过聆讯,到2022年12月才启动招股,卫龙奔赴资本市场的路途可谓一波三折。与之一同波动的,还有公司的募资金额和估值。
按每股发售价中位数10.9港元计算,卫龙预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9.355亿港元。该募资金额较早前市场传闻的10亿美元大幅下调。同时,若按照每股10.9港元计算,卫龙此次上市市值较其pre-IPO轮的估值也有所缩水。
在朱丹蓬看来,产品线单一是卫龙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辣条产品的市占率来说,卫龙的行业地位没有问题。但辣条在主营业务中占比过高,就存在可持续发展的风险,从而影响公司利润空间,也会影响资本市场对它的估值。”朱丹蓬说。
除此之外,卫龙此次IPO的过程还面临健康问题、低俗营销等方面的争议。朱丹蓬认为,目前中国休闲食品行业仍然存在小、散、多、乱的特点,整体发展水平仍有待提升。无论是自有工厂还是产业链合作,休闲食品企业需要基于自身发展模式,不断探索、建设和维护质量控制体系来满足消费者对质量的动态要求。这些新的探索,或许会成为助推行业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