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光伏龙头隆基绿能发布公告称,2022 年 1-6 月,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为 500 亿元-510亿元之间,同比增长42%-45%;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63 亿元-66 亿元之间,同比增长 26%-32%。
(资料图片)
公司同时表示,2022 年上半年,虽然面临原材料价格高位且国际贸易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但受益于下游需求的增长,第二季度公司组件出货量环比增长明显,实现了经营业绩的增长。
二季度业绩加速
从整个光伏产业链来看,隆基股份主营业务涵盖上游的单晶硅棒、单晶硅片,以及中游的单晶硅电池片及组件环节,并涉及少量光伏电站资产。
从营收构成上看,2021年全年,隆基电池及组件营收占比达到72.23%,硅片及硅棒收入占比为21.04%,电站建设及服务占比约为2.4%。
坚守单晶路线、金刚线革命以及全产业链优势让隆基股份成为无可争议的全球光伏之王。自2011年上市以来,隆基股份营业收入从2011年的17.08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809.32亿元,总市值从不足百亿最高涨至5000亿元,成为全球光伏行业最高市值公司。
不过,在整个光伏产业链中,隆基股份并没有涉及最上游的硅料环节。而恰恰这一重资产的硅料环节成为整个光伏产业的“命门”。2021年全年,硅料从80元飙涨到最高270元,这让处于硅料下游的隆基绿能业绩很“受伤”。去年第四季度,隆基绿能毛利率降至17.67%的历史新低,净利润出现了30.32%的大幅下滑。
4月27日的一季报数据显示,20221年1-3月,隆基绿能实现营业收入185.95亿元,同比增长17.29%,实现净利润26.64亿元,同比增长6.46%。
由此计算,今年二季度,隆基绿能营业收入约在314亿元-324亿元之间,去年同期营收为192.44亿元,对应营收增速约为63%-68%;净利润约为36.4亿元-39.4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24.91亿元,对应净利润增速约为46%-58%。
显然,从单季度营收及净利润增速上看,隆基股份业绩改善明显,这一定程度上仍是得益于公司全产业链优势。正如公司公告所说,第二季度公司组件出货量环比增长明显,实现了经营业绩的增长。
另外,硅料短缺的问题有望迎来改观。根据根据通威股份的规划,公司2023年产能将达到35万吨,保利协鑫则表示,2022年底就要形成36万吨的产能。而截至20121年末,这两家2021年的产销量仅为10万吨左右的水平。
布局电池新技术路线
尽管上游原材料供应紧张的情况有望环节,隆基股份的大本营也正遭到竞争对手的猛烈供给。由于上机数控、京运通、双良节能等光伏设备公司行纷纷入局硅片制造,硅片环节由隆基股份与中环股份“双寡头”垄断的局面正在遭遇严峻挑战。
统计数据显示,仅上机数控、京运通、双良节能、高景太阳能、美科,五家跨界企业,所涉及的硅片产能已超187GW,总投超460亿元。
另一方面,隆基股份与中环股份的对抗中,中环股份在大硅片上明显具有技术优势。TCL入局之后,中环股份业绩增速明显加快。2021年全年,中环股份实现营收411亿,营收增速为115.7%,净利润40.3亿,净利润增速高达270%。对比来看,隆基绿能2021年营收、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8.27%、6.24%。
对此,隆基股份在2021年报业绩说明会中坦陈,硅片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未来的竞争局面肯定会变得更加激烈。“但是,我们在品质和成本方面具有优势,盈利能力更好;即使以后在行业激烈竞争和格局变差的情况下,我们依靠高于同业的盈利水平,也能在行业洗牌中生存下来。”
除了保持硅片产品的品质和成本优势之外,隆基股份将技术突破点放到了电池片领域。目前看,光伏已进入电池技术革新的重要历史节点,隆基股份一方面密切关注TOPCon、HJT和IBC等主流技术路线,也是唯一一家同时布局三种技术路线的公司。
另一方面,隆基股份也在自主研发新型高效电池技术,并开始加速以HPBC为代表的新型高效电池技术的产业化,预计将在2022年第三季度开始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