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 国内 >

焦点热讯:上周197家公司IPO获受理,半年节点再迎“申报潮”

每日经济新闻 | 2022-07-05 05:33:56

注册制大势之下,更多企业拥有机会步入资本市场,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机遇。而对许多公司而言,A股IPO的闯关之旅并非都是坦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周为单位,对上周IPO过会、被否及新增获受理企业进行梳理,对企业价值进行辨析,同时观瞻IPO市场节奏、政策动向等,以飨读者。

上周(2022年6月27日~7月3日,下同),A股市场总共有8家公司被安排首发上会,其中7家过会,过会率达到87.5%。另外1家公司拟登陆深交所主板的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翔股份)遭遇取消审核。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IPO新增受理方面,上周继续延续了“申报潮”,共新增受理了197家拟IPO公司,数量较前一周的96家明显增多,其中拟登陆创业板的公司数量最多,达到了76家,其次为拟登陆北交所的公司,有57家,拟登陆科创板的也不少,有49家。

在新股表现方面,上周没有出现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情况。表现较好的新股是C信邦(SZ301112,股价49.5元,市值54.58亿元),中一签上市首日获利超过1.6万元。本周有6只股票迎来申购,其中主板公司有3家,科创板公司2家,1家北交所公司。

Wind资讯显示,截至7月3日,今年以来已有173家公司在A股IPO,融资额超过3130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今年上半年,上交所和深交所还分别拿下全球交易所IPO融资榜冠亚军。

红榜:通达海等7公司过会

上周,A股有8家公司上会,其中7家公司成功过会。南京通达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达海)作为过会公司之一,值得关注。该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为法院等客户提供电子政务领域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服务提供商。

通达海已发展了约27年,并拥有以“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诉服”、“智慧管理”为代表的智慧法院整体解决方案。然而公司的体量目前并不算大,2021年,通达海实现营收4.5亿元,归母净利润接近9700万元。而截至去年末,公司的净资产约3.62亿元。

通达海的下游客户主要是各级法院系统。招股书(上会稿)显示,2019年~2021年,通达海最终来源于法院系统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4.72%、87.83%和82.75%,其中,直接来源于法院客户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5.76%、61.22%和47.80%。

通达海的大量订单为公开招投标获得。然而,这些订单中的部分存在尚未正式签约就进场的情况。

比如,通达海在回复深交所第二轮审核问询函显示,公司的“温州中院电子卷宗随案生成及审判系统升级项目(软件部分)”的合同金额为591万元。该项目在2019年12月才正式签约,然而通达海在2018年9月就提前一年多入场实施。此举是否符合正常的招投标流程呢?

此外,通达海的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的“智慧法院审判平台建设”项目,在2020年12月正式签约,然而2019年3月公司就提前了1年多时间进场施工。

对于上述情况的原因,记者在相关文件中未找到公司的解释。

黄榜:21家公司上榜 幼教内容提供商宝宝巴士撤回IPO

上周,因终止审查、暂缓表决而登上“IPO黄榜”的公司一共有21家。其中终止IPO的包括,宝宝巴士、酒仙网、博大科工、朗夫科技、瑞能股份、联智科技等多家公司。

这其中,幼教内容提供商——宝宝巴士颇受关注。宝宝巴士成立于2009年,法人代表为公司创始人唐光宇。招股书(申报稿)显示,宝宝巴士是一家儿童启蒙数字内容提供商,旗下的启蒙品牌“宝宝巴士”在全球拥有众多用户,公司目前以0~8岁儿童及其家长为主要目标用户,持续研发、制作、运营以“好听、好看、好玩”为特征的音视频、APP等产品。

2021年6月29日,宝宝巴士创业板IPO获得受理,在当年8月11日进入已问询状态。截至今年6月29日终止IPO,宝宝巴士已步入问询阶段超10个月,却未对外披露一次问询回复。

宝宝巴士自我描述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儿童启蒙数字内容提供商。不过在多位行业人士看来,它更像是通过流量进行广告变现的轻资产公司。宝宝巴士近两年50%以上收入都来自百度广告分成,是其一大风险点。

除业务模式,宝宝巴士的一些资金最终流向亦存疑。招股书显示,近两三年,在宝宝巴士发展向好的情况下,公司股东顺为资本、好未来集团相关公司将所持相关股权转让给了明强投资,而后者由宝宝巴士联合创始人卢学明持有部分股权。明强投资在接盘相关股权的同期,都有向宝宝巴士大举拆借的情况,累计拆借金额上亿元。(相关报道:《宝宝巴士IPO背后:顺为资本等上市前转让退出股权接盘方曾向公司巨额拆借资金》)

本周6家企业上会 联合水务应收款项占营收约68%

本周将有联合水务、紫燕食品、圣晖集成、北方长龙、光大同创、天铭科技等6家公司迎来上会。其中,曾多次违规遭行政处罚的联合水务能否过会值得关注。

联合水务成立于2004年7月。公司业务主要包括自来水生产与供应、污水处理与污水资源化中水回用、市政工程业务,并积极拓展河湖流域水治理和水生态修复等水环境治理业务。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联合水务所拥有自来水供应、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运营项目的协议和规划处理能力约为260万立方米/日。公司项目分布于国内9个省份15个城市,拥有24个运营公司,以及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市的1个供水公司。

在财务方面,2019年和2020年,联合水务分别实现营收6.86亿元、7.97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亿元和1.19亿元。2021年上半年,联合水务实现营收4.18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约4455万元。

尽管联合水务近年来营收整体呈增长态势,但公司应收款项也增长较快。2018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联合水务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分别为1.66亿元、1.65亿元、2.42亿元和2.84亿元,占当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30.20%、24.11%、30.36%和67.90%。

对于应收款项占比较高,联合水务表示,公司客户主要为各地政府部门或其授权单位,资金实力雄厚、还款信誉良好,企业发生应收账款坏账的可能性较小,但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应收账款规模还将相应扩大。如果发生大额应收账款未能及时收回的情况,公司资金周转以及经营将遭受不利影响。

上周新增受理197家企业IPO 菊乐股份更换保荐券商再冲IPO

在IPO新增受理方面,上周继续延续了“申报潮”,共新增受理了197家拟IPO公司,数量较前一周的96家明显增多。实际上,近年来几乎每年到6月末或者岁末A股都会迎来“申报潮”,这主要是由于以上两个时段是财报更新的重要时间节点。

上周新增众多IPO企业中,四川菊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菊乐股份)颇为值得关注。菊乐股份成立于2002年,是四川一家老牌的区域性乳企,报告期(2019年~2021年),公司来自四川地区的营收一度占比约98%。不过,2020年,菊乐股份通过收购惠丰乳品,弥补了公司在东北区域、华东区域等地的销售渠道;也使得对四川市场的依赖降低至去年的74.72%。

在2020年并购惠丰乳品后,菊乐股份的业绩开始明显提速,2020年和2021年,公司营收分别达到9.94亿元和14.2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84%和42.93%。同期归母净利润也分别达到1.3亿元和1.58亿元。

对于IPO菊乐股份一直心心念念。早在2017年底时,菊乐股份曾冲刺IPO,但仅仅数月,2018年3月时,菊乐股份IPO宣布终止审查。时隔1年多,2019年8月,菊乐股份重启IPO征程,但彼时公司依赖四川市场的问题非常明显。(相关报道:《四川老牌乳企菊乐股份重启IPO》)

除业绩依赖四川地区外,2020年冲刺IPO的菊乐股份内控也曝出重大缺陷。具体而言,经证监会调查,2014年12月~2019年3月期间,菊乐股份眉山工厂的出纳李某利用职务便利主要通过偷盖空白支票、电子业务结算书,伪造银行回单、对账单等舞弊方式,利用菊乐股份本部拨款与眉山分公司支付供应商款项的时间差,挪用公司资金。彼时,一位菊乐股份高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事发后,“公司开除了涉事的出纳,所有的款项都已追回来了,没有对公司造成损失。”(相关报道:《曾现出纳挪用资金菊乐股份再冲IPO:已开除当事员工,未造成损失》)

受该事件影响,2020年4月底,证监会对正在IPO的菊乐股份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此后,菊乐股份“低调”终止了公司IPO申请。直到今年7月,公司再度卷土重来。公司最新披露的招股书显示,菊乐股份已经更换了保荐券商,将前次IPO的华安证券,更换为如今的中信建投。

截至7月3日,科创板审核信息披露,全部817家公司中,处于注册生效(注册结果)的有471家,紧随其后的是“终止”159家,“已问询”的有41家,中止及财报更新的有5家,提交注册的有49家,已受理81家。

截至7月3日,创业板审核信息披露,处于注册生效(注册结果)的有362家,紧随其后的是“终止”205家,“已问询”的有198家,中止的有10家,上市委会议通过的有29家,提交注册的有71家,已受理的138家。

而截至7月3日,北交所官网显示,北交所已有108家公司已注册,而终止审查的有69家公司,中止审查的有7家,报送证监会的1家、暂缓审议4家、已问询的有59家,已受理的65家,上市委会议通过的有3家。

本周华盛锂电等6家公司迎申购

A股上周上市了6只新股,这6只新股上市首日整体表现良好,没有出现破发的情况。其中,上市首日涨幅最大的是C信邦,截至当日收盘,公司股价上涨113.44%,中一签获利接近逾1.6万元。

本周A股申购的新股数量较多,达到了6只。包括弘业期货、中科蓝讯、宝立食品、劲旅环境、派特尔、华盛锂电等6家新股可供申购。其中,有3家公司是主板公司,2家是科创板公司,1家公司是北交所公司。

其中,华盛锂电主营业务为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研发销售。主要产品有电子化学品及特殊有机硅两大系列,均已覆盖国内市场,同时出口世界各国。去年2月,比亚迪方面曾入股公司。

随着动力新能源车去年出货量猛增,2019年~2021年,华盛锂电的营收分别为3.69亿元、4.23亿元、4.45亿元和10.14亿元,去年公司营收增幅127.97%。最近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93.09万元、7803.02万元和4.2亿元,去年归母净利润增幅达到438%。

整体来看,华盛锂电业绩增长很快,也处于热门赛道。另一方面,此次IPO华盛锂电的发行市盈率约25.96倍,虽然高于行业17.18倍的平均市盈率,但并不算高很多,值得关注。

上半年沪深两市拿下全球IPO融资榜冠亚军

上周有关IPO的情况不少。近日,包括毕马威、德勤、安永在内的多家国际会计事务所发布了今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IPO市场的相关报告。上述多份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A股IPO融资额超3100亿元,再创历史纪录。

放眼全球IPO市场,今年上半年沪深交易所位列全球IPO融资额冠军和亚军,超越美国的纽交所、纳斯达克市场。其中,上交所凭借约31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138亿元)的筹资额位列全球第一,深交所以81宗IPO数量领先全球,筹资额约14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965亿元)。

今年上半年IPO超募和多个大型IPO项目,推动了A股IPO筹资额增长。2022年上半年,A股前五大IPO共计融资规模为114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幅152%。而前五大IPO中,包括中国移动(SH600941,股价60.84元,市值1.3万亿元)和中国海油(SH600938,股价17.09元,市值8141.24亿元)回A上市,分别融资560亿元和323亿元。

另外,晶科能源(SH688223,股价14.02元,市值1402亿元)、翱捷科技(SH688220,股价68.31元,市值285.74亿元)、纳芯微(SH688052,股价371.61元,市值375.56亿元)登陆科创板,分别融资100亿元、69亿元和58亿元。

随着注册制在科创板和创业板落地,两板已成为A股IPO公司的首选。今年上半年,科创板筹资额达到1156亿元,首次超过上交所主板的1083亿元。而后者今年上半年有中国移动和中国海油两个超级“巨无霸”上市加持。

标签:

  • 标签:中国观察家网 中国综合门户网,商业门户网站,新媒体,网络媒体,新闻,财经,体育,娱乐,时尚,汽车,房产,科技,图片,论坛,微博,博客,视频,电影,电视剧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