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信家电去年净利下滑近四成,家用空调业务亏损,卡塔尔世界杯营销能否提振海外业绩?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闫晓寒 卢晓 北京报道
去年,国内白电企业在原材料涨价、疫情反复、海运成本大幅升高等情况下负重前行。3月30日,海信家电发布的2021年业绩报告显示,去年,海信家电实现营收675.6亿元,同比增长近四成;但9.7亿元的归属净利润同比下滑38.4%,这也是它在2020年之后第二次净利润下滑。
4月1日,《华夏时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海信家电董秘办,相关人士表示,净利润下降主要受家用空调亏损影响,该项业务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原材料上涨带来的压力较大。财报发布次日,海信家电股价跌2.2%。截至4月1日收盘,海信家电股价下跌1.26%至10.98元。
家用空调拖累盈利
目前,海信家电主要业务为暖通空调、冰洗和其他主营业务。
其中,空调业务为其贡献45%的营收。从财报来看,海信家电的空调业务包括中央空调和家用空调。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中央空调业务主要由它的子公司海信日立承担。
去年,主营中央空调的海信日立营收占海信家电整体空调业务的六成;并为其贡献了24亿元的归属净利润。但家用空调亏损拖累了公司的整体利润。
原材料涨价是其家用空调业务亏损的主要原因。从营业成本来看,占海信家电营业成本比重近93%的原材料费用去年同比上涨49%左右。作为对比,本轮原材料上涨前的2019年,这项费用仅增长不到1%。
另外,同样受原材料涨价影响叠加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海信家电的冰洗业务去年毛利率下滑4.78个百分点。
上述海信家电相关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公司的业务均不同程度受到原材料涨价的影响,中央空调一直是海信家电的强项,承压能力较强。但公司的家用空调和冰洗承受压力较大。”不过她表示,预计今年一季度家用空调和冰洗会有较好提升。
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在前两年市场环境不佳的情况下,海信家电营收有近四成的增速较为不易。他认为,海信家电净利润下滑,一方面原因是去年原材料尤其是空调相关的原材料涨价幅度很大、周期较长,企业经营压力倍增;另一方面,格力、美的两大头部企业的价格竞争传导给了二三线品牌,在此情况下,海信等品牌盈利承压,这也是它们议价能力偏低造成的结果。
此外,4月1日,奥维云网(AVC)大家电事业部研究总监裴东敏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基于同期较高基数及今年价格波动区间逐渐收窄,预计2022年原材料成本将恢复温和发展状态,但企业端的成本压力将长期存在。TOP企业一方面需要向上游进行成本分摊,一方面需要调整产品结构,通过强化高端产品布局来优化价格结构。
海外业务占比约三成
三电控股的亏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信家电的盈利水平。
据记者了解,三电控股是一家汽车空调压缩机和汽车空调系统一级制造供应商。去年海信家电投资约12.4亿元获得了日本公司三电控股74.88%的表决权。业内人士认为,海信家电对三电控股并购的目的除了向上游核心部件拓展,也是为了加快推进全球化的进程。
不过,目前还在亏损的三电控股还未对海信家电的利润产生贡献。财报显示,去年三电控股的营收为51亿元,净亏损约1亿元。
海信家电上述相关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公司预计三电控股在2022年扭亏。“从去年6月并购开始,公司向三电派出了专门的项目组,包括财力、人力,对三电进行了一系列的整合。同时也在海外恢复了很多三电以前的客户关系,目前成效明显。”
而分地区来看,去年海信家电海外业务收入增速远高于国内市场,但近年来它在海外市场的收入占比变化并不大。
媒体公开报道显示,去年10月,海信集团高层曾公开表示,预计海信集团海外收入最快在3年时间,就可以超越国内。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海信集团控股实现营业收入1755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海外收入731亿元,营收占比达42%。
不过,财报数据显示,去年海信家电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在34%左右,而在2017年到2020年,其海外收入占比均在三成左右。
一个背景是,与国内低迷的家电市场相比,国际市场需求相对旺盛,美的、海尔等国内家电巨头纷纷通过代工、收购海外品牌等方式开拓海外市场,以求寻找新的增长机会。
海信家电在财报中表示,公司今年将持续强化“海信品牌”的战略方向,推动海外业务发展。并借助海信成为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官方赞助商的契机,持续发力体育营销,拓展海外销售规模。
但需要提及的是,去年海信家电海外业务的毛利率仅为8.53%,这比它国内业务的毛利率低20个百分点。
刘步尘认为,海信家电中白电的出口以冰箱和冰柜等产品为主,并且它的出口不是以海信品牌为主,而是以代工为主,这导致它的海外业务毛利率偏低。“海信的白电在国际上影响力较低,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即使海外的白电业务占了大头,对其整体利润贡献仍然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