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贸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财务专家 张新民
由新理财杂志社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CFO大会于2022年3月18日举办,大会主题为“新格局 新思维 新理财”。大会上,对外经贸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财务专家张新民作了《企业并购,是战略必然,还是财务陷阱?》的主旨演讲。
张新民指出,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面,中国资本市场里面有大量并购之后暴雷的现象,这方面是应该加强研究的。企业并购在报表里面主要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里面有表现,特别明显的在资产负债表里面一般会出现商誉。而在合并报表里面,与商誉如影随形出现的是公允价值评估增值。而公允企业评估增值的另外一个地方就是无形资产。所以很多企业一旦经历非同一控制人的并购之后,商誉增加,无形资产也增加。我们往往不注意无形资产增加的内容,但实际上这方面的危害或风险可能是更大的。
张新民以美的集团收购德国库卡公司为例。他指出,2016年之前,美的的业务分为大家电、小家电、电机和物流。折腾来折腾去就是大家电、小家电,感觉不高大上。但收购搞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库卡之后,2017年业务实现华丽转身,一是暖通空调,二是消费电器,三是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四是其他。但是第一商誉增加200多亿,第二无形资产增加了也很多。因此,企业并购可以实现战略格局的转化,但在资产结构里面实现了迅速的资产无形化。
“美的通过这件事情,实现了更大跨度的多元化,实现了自己从原有的传统家电制造商到所谓的高端制造业的转化,成不成,先把样子做出来。”张新民说。
与此相对的是格力电器,为什么格力又分红,又搞网红小女孩当接班人,包括股权激励计划,股价却没有起色呢?张新民表示,这跟赛道有很大的关系。“我相信如果它搞一些投资,搞一些更大跨度的业务结构的整合,它的估值会有起色。”
虽然企业并购很可能产生商誉,但是商誉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张新民认为,如果被收购企业有投资价值、盈利前景的话,必然是公允评估价值会低估这个企业的价值。所以在交易过程中,就应该有一定的补偿机制,那么商誉必然出现。张新民反对的则是高商誉收购。
张新民以首旅酒店为例。首旅酒店2015年的时候总资产是39.6亿,当时的商誉是2.45亿,无形资产是7.63亿。在2016年公司通过融资并购直接实现合并资产的总额,跃居到172.93亿元。但是130亿元的增加却主要因为商誉和无形资产的膨胀引起的,此外还有25亿元的装修费。
背负着如此沉重的无形资产和装修费等,首旅酒店在近年来却实现了营业利润的稳定,“那我们就要问了,装修费是怎么摊呢?无形资产怎么摊?还摊不摊?……截止到2020年商誉、无形资产,仍然没有太多的摊销。背着这么大的重资产企业,重非流动经营资产,未来你说这个企业等着哪一天看看怎么办吧。”张新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