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国内 >

临期食品真香?折扣专卖店却卖山寨货,以次充好品质堪忧

时代周报 | 2022-03-14 10:44:07

原价80元的盐津铺子手撕蟹柳,售价37.9元;原价139元的费列罗巧克礼盒,39元就能拿下。“好吸引人的价格!”一对闺蜜站在摆满了折扣商品的货架前,一边感叹一边往购物篮里扔了好几盒巧克力。

眼前的热闹场景,发生在广州一家主打出售临期食品的折扣店。

所谓临期食品,即进入商品保质临界期的食品。作为“尾货”,临期食品折扣力度较大,平日里“高攀不起”的名牌零食,只要成为临期,也能低价拿下。

近年来,线上线下涌现出一批临期食品集合店,这些打着低价策略的渠道,吸引了“抠门又精致”的年轻人的注意力。其中,好特卖、嗨特购等与临期食品相关的线下连锁品牌,更是在资本加持下大幅扩张。

艾媒咨询报告显示,2021年以来,国内临期食品行业加速发展,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保持6%的增长率,到2025年,中国临期食品市场规模预计将达401亿元。

既满足了人们对低价的渴望,也解决了食品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两全其美的临期食品生意,引来多方入局。

热闹之下,乱象涌现。时代周报记者调查发现,一些高打“好物折上折”、“进口商品”口号的临期折扣集合店,实际上却售卖着大量来自不知名厂商的产品,品质堪忧。

法制日报此前曾报道,临期食品行业出现了部分商家虚标原价、甚至篡改生产日期,用过期商品冒充临期商品欺骗顾客的行为。在一些销售临期食品的店铺中,商家甚至不会醒目地标注临期商品的具体生产日期和到期时间。

消费者在店内买下的“惊喜好物”,回到家开封后,可能成为“惊吓”。

“真香”的临期食品

临期食品并不是新概念。

长期以来,无论是超市、大型卖场、还是社区便利店,都设有临期食品展示区。由于近年来销售渠道出现变化,临期食品行业迎来新一轮发展。

2020年,因疫情影响,线下各大零售终端造成大幅冲击,产品库存出现大量积压,顺应着网购趋势,一大批临期食品折扣店开始在电商平台上涌现。

折扣力度大、低至个位数价格就能买到原价较高的零食或者生活必需品,种种卖点,都让折扣店吸引了大量热爱消费又注重实惠的年轻人。

根据淘宝联合科普中国在2021年发布的《临期消费冷知识报告》,过去一年,有210万人在淘宝上选购临期食品;创立于2020年9月的“我爱临期食品”豆瓣小组,已挤满了超过9万名对临期食品喜闻乐见的“临食工”;各大社交平台上,以“临期食品探店攻略”、“临期食品开店创业心得”为关键词的创作内容更是数不胜数。

赛道成为新宠,主打尾货促销的零售新品牌也获得大量融资。

近年来,“好特卖”“繁荣集市”“小象生活”“甩甩卖”“好食期”等多个品牌先后成立,2021年,一批主打线下渠道的新品牌更是获得机构融资,线下门店遍地开花。

新品牌中,好特卖势头最猛。天眼查显示,2019年以来,好特卖已先后获得5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金沙江创投、五源资本、嘉远资本等。其中,2020年6月1日到2020年9月30日,短短4个月内,好特卖就完成了A轮与A+轮融资。

3月10日,好特卖招商人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好特卖目前在国内的门店数量已超500家,已经是国内临期食品集合店中的龙头。“我们的门店全部直营,但品牌今年会把供应链开放给更多商家。”上述招商人员说道。

薅羊毛,易踩坑

先后涌现的新型折扣店,让临期食品赛道获得了大量关注。伴随着如火如荼的生意,乱象也陆续出现。

比如,在临期食品的货架上,混入了质量难以保证的杂牌产品。

3月10日,时代周报记者实地走访广州天河区一家折扣特卖门店,发现货架上的商品与门店高举的“进口好货”标语相去甚远。

摆放着雀巢、妙可蓝多、好丽友、太平洋等知名品牌产品的货架上,还混杂了大量国内二三线品牌,其中一些品牌,在网上甚至没有搜索结果。

这类杂牌食品,质量也堪忧。

2月22日,肖凡(化名)与朋友慕名到好特卖上海某门店进行购物,但在次日,却发现买回来的一款不知名品牌产品出现了爆汁涨袋的情况。

“消费者应该警惕临期食品行业存在的陷阱。”3月10日,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在赖阳看来,近年来临期食品行业的爆发,是受非常态情况的影响。2020年疫情冲击了大批传统线下销售渠道,给品牌方、厂家与进口商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库存压力,因此网店、线下专卖店等新型临期食品销售渠道才得以兴起。但随着企业与工厂进一步调节产能与销售渠道,临期食品的供应量会回落到正常水平。

“因此,当下流通到市场上的临期食品,其实并不足以支撑这么多新兴的临期食品销售渠道。当货品供应不足时,一些折扣店就可能会引入原料成本与品牌价值都较为低下的杂牌产品,对于经营者来说,这提供了更多的利润空间,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却是增加了购物踩雷的几率。”赖阳分析道。

事实上,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好特卖、好食期等品牌都存在一些消费者在店内买到变质产品的投诉,其中不乏有知名品牌。

针对当前业内存在的乱象,监管部门已有所行动。

近日,安徽省明光市市场监管局启动临期食品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规范临期食品经营行为、加大“临期”食品抽检批次、及时查处各类违法违规与加强消费者法律法规宣传五方面措施,强化临期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坚守食品安全底线。

标签: 以次充好

  • 标签:以次充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