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影局2022年1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电影总票房达472.58亿元,较2020年增长131.46%;城市院线观影总人次达11.7亿,较2020年增长112.7%。其中国产电影票房为399.27亿元,占总票房的84.49%;全年新增银幕6667块,银幕总数达到82248块,全年总票房和银幕总数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同时,灯塔研究院和灯塔专业版联合发布的《2021中国电影市场年度报告》指出,2021年我国电影总票房已恢复至疫情前的74%,全年共上映697部影片,创历史新高。种种迹象表明,在国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和疫情管控常态化下,我国电影市场正在加快复苏发展。
近期,中国电影、万达电影、横店影视、光线传媒、华谊兄弟等25家影视上市公司相继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那么,在国内电影市场整体向好的情况下,各影视股在2021年的表现如何呢?
八成业绩预增,华谊兄弟、万达电影等7只影视股“扭亏为盈”
据wind数据披露,截至3月3日,在“WIND电影与娱乐”板块下的27只影视股中,除华录百纳和祥源文化外,其余25只影视股均已披露2021年业绩预告,其中华谊兄弟等13只影视股实现盈利,欢瑞世纪等12只影视股2021年呈现亏损。
若按同比口径统计,在25只影视个股中,中国电影20只影视股2021年净利润较2020年同比增加,占比80%;另有ST北文等5只影视股2021年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同比下滑。
具体而言,中广天泽、中国电影、唐德影视、上海电影、华谊兄弟、横店影视、万达电影等7只影视股预计将于2021年实现“扭亏”;欢瑞世纪、ST北文、文投控股、当代文体、幸福蓝海、金逸影视、慈文传媒、华凯创意、东望时代等9只影视股2021年业绩“续亏”;大晟文化、*ST当代实现“首亏”;芒果超媒、中南文化、风语筑、华策影视等4只影视股业绩“预增”;光线传媒、锋尚文化业绩“预减”。
图片来源:财经网据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电影:“以量取胜”、扭亏为盈
据中国电影1月27日发布的业绩预告,2021年中国电影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5亿元~2.75亿元,同比增长136.86%~149.44%;扣除非经常损益后,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500万元~1.25亿元,同比均实现“扭亏为盈”。
业绩预告显示,2021年由中国电影出品并投放市场的各类影片共计24部,累计票房239.60亿元,占同期全国国产影片票房总额的60.01%,同比2020年和2019年分别提升了27%和42%;2021年中国电影共发行影片711部,实时票房328.96亿元,占同比全国票房总额的76.74%,同比2020年、2019年分别提升了27%和34%。从其出品和发行影片的数量来看,2021年中国电影“以量取胜”,《长津湖》《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3》等“TOP级”影片中都有中国电影的身影。
但财经网注意到,尽管中国电影参与出品及发行的影片数量虽较疫情前(2019年)有所增加,其盈利能力却较疫情前有显著下滑。据猫眼数据,2019年中国电影参与的所有影片(包括出品和发行)累计票房294.06亿元,同期实现净利润10.61亿元;而2021年中国电影参与的所有影片累计票房高达373.24亿元,预计实现净利润却不足3亿元。
华谊兄弟:变卖资产、“纸面”盈利
此前频繁“暴雷”的华谊兄弟在2021年实现扭亏,但财经网查阅业绩预告发现,华谊兄弟扭亏的背后掺杂了大量的“水分”。
华谊兄弟业绩预告显示,2021年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2252.09万元~3371.39万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102.15%~103.22%;而在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华谊兄弟的净利润则变为-9.38亿元~-9.27亿元。报告期内,华谊兄弟的非经常损益净额为9.6亿元,与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损益净额-2964.88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华谊兄弟解释称“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及金融资产的处置损益,以及因股价变动引起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所致。”
据wind数据披露,2018年至2020年华谊兄弟的营业收入持续下滑,分别为38.14亿元、22.44亿元和15亿元;同期分别实现净利润-11.69亿元、-39.78亿元和-10.48亿元;实现扣非净利润-11.81亿元、-39.78亿元和-10.48亿元。三年间,华谊兄弟累计亏损超60亿元。
业务层面上,2021年华谊兄弟参投的影片虽几乎没有断档,但多数影片票房却未达预期。譬如春节档的《侍神令》仅拿到2.73亿票房,五一档的《阳光劫匪》口碑与票房双双走低,最终票房只有4374万;而七夕档的《盛夏未来》与国庆档的《铁道英雄》,票房也分别止步于3.86亿和1.42亿。更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春节档影片的参投方中,并没有华谊兄弟的身影,这意味着华谊兄弟将面临2022年开年颗粒无收的局面。
万达电影:业绩未“承”、票房分化
连续两年未完成业绩承诺的万达电影1月27日披露了2021年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全年实现净利润为0.9亿-1.3亿,同比增长101.35%~101.9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000万~3000万,相较于2020年同期近67亿的净亏损,万达电影整体已扭亏为盈。但值得注意的是,万达电影仍未完成净利润不低于12.74亿的业绩承诺。
业绩预告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票房62.2亿元,观影人次1.6亿,较2020年大幅增长,已恢复至2019年的80%。子公司万达影视主投主控的多部电影先后上映,其中《唐人街探案3》实现票房45.2亿元,《误杀2》截至目前票房已超过10亿元,均进入2021年上映国产电影票房前十。
但除《唐人街探案3》和《误杀2》外,万达电影参投的其他影片市场表现并不乐观,《二哥来了怎么办》《陪你很久很久》等影片票房未能过亿,而《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天星术》等影片甚至在报告期内未能如期上映。
欢瑞世纪、ST北文“续亏”,中腰部“院线股”回血速度较慢
金逸电影、华凯创意、幸福蓝海、慈文传媒、欢瑞世纪、当代文体、ST北文、中视传媒、东望时代、*ST当代、文投控股、大晟文化等12只影视股2021年业绩亏损。
财经网注意到,在2021年业绩预亏的12只影视股中,有8只为2000年以前上市的影视“老股”,这与在13只业绩预增的影视股中有12只于2010年后上市形成反差。
其中,欢瑞世纪、ST北文预计2021年持续亏损,但亏幅较之前明显收窄,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两家影视公司连续第三年亏损。同时,财经网还发现,尽管万达电影、中国电影等参投爆款影片的头部“院线股”已在2021年实现扭亏,但以影院为主营业务且并未参投爆款影片的中腰部“院线股”,譬如金逸电影、幸福蓝海、文投控股等,2021年业绩虽同样有所好转,业绩减亏,但仍呈亏损态势。
图片来源:财经网据公开资料整理
欢瑞世纪:业绩减亏、艺人出走
据欢瑞世纪业绩预告,2021年公司预计净亏损为1.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亏85.98%;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为1.6亿元,同比减亏78.61%。
欢瑞世纪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影视剧销售业务及艺人经纪业务,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54.14%;同时,公司对报告期末应收账款、存货及商誉等资产进行了审慎评估,2021年度公司确认减值损失约1.1亿元,导致归属于本年度净利润出现亏损。报告期内,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约5000万元,主要系影视剧《封神之天启》诉讼事项和解,冲回前期已计提的预计负债所致。
欢瑞世纪目前仍主要聚焦在影视剧销售业务及艺人经纪业务。此前欢瑞世纪2021年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164.64万元,同比增长143.29%,其中,艺人经纪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384.71万元,占比高达87.35%,而在其经纪业务中,艺人一贡献了2039.26万元,占半年度总营收的33.08%。据此前相关媒体报道,此位“艺人一”正是杨紫,而杨紫2021年11月与欢瑞世纪解约。事实上,除杨紫外,欢瑞世纪还捧红过杨幂、李易峰、杨洋等头部艺人,但这艺人却相继离开欢瑞世纪。知名艺人不断出走,也曾让市场一度质疑欢瑞世纪的持续盈利能力。
电影方面,据欢瑞世纪披露,2021年公司参与联合投资了《革命者》和《长津湖》两部影片,但投资比例均较低,其中参投电影《长津湖》中仅收益180万元。2022年欢瑞世纪又参投了春节档两部影片《长津湖之水门桥》与《熊出没·重返地球》,2月8日欢瑞世纪发布公告称,公司来源于《熊出没·重返地球》影片的营业收入(票房收入)约为人民币750万元,至于《长津湖之水门桥》可以为欢瑞世纪的营业收入带来多少贡献,暂未公布。
ST北文:连亏三年,深陷泥潭
此前曾押中《战狼2》《你好,李焕英》等多部爆款的北京文化近两年因财务造假问题风波不断。2020年4月北京文化前董事长娄晓曦微博实名举报北京文化涉嫌财务造假,董事长宋歌、董事张云龙等涉嫌信披违;2020年末,在证监会就此对北京文化立案调查后,其股票简称变为“ST北文”。2021年4月,ST北文又深陷郑爽“阴阳合同”风波,股东与管理层矛盾激化;同年8月,证监会拟依法对ST北文及董事长宋歌、董事张云龙等17名当事人予以行政处罚,并对时任副董事长娄晓曦采取证券市场禁入措施,随后ST北文改选董事会。
2022年1月28日,ST北文披露了2021年业绩预告,这也是其改选董事会后披露的首份业绩预告。业绩预告显示,2021年ST北文预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50亿元~3.50亿元,同比减少17.80%~41.28%;实现净亏损约9500万元~1.40亿元,同比增加81.75%~87.62%。2021年ST北文业绩续亏,但亏幅收窄。
据wind数据披露,这已经是ST北文连续第三年业绩预亏,此前在2019和2020年ST北文分别净亏损23.06亿元和7.67亿元,2021年ST北文业绩依旧预亏,近三年累计亏损已超30亿元。关于2021年业绩预亏的原因,ST北文仅表示,“本报告期公司确认了《你好,李焕英》、《大宋宮词》等项目收入,同时对部分影视项目计提坏账准备,导致本报告期业绩亏损。”
财经网注意到,去年春节档票房冠军《你好,李焕英》虽由ST北文主投主控,但在该影片上映前,ST北文已将该影片更大份额的投资权转卖给了第二大出品方儒意影业,而ST北文仅在这部票房54.14亿的影片中取得1.2亿元的收益。
另外,由ST北文主投、黄渤等主演的《封神三部曲》已于2019年完成拍摄,但至今仍未传出上映消息。ST北文此前发布的2021年三季报显示,其已将《封神三部曲》每一部25%的投资权作价2亿转让,累计转让金额达到6亿元,且已有5.5亿元确认收入,这也是ST北文能在2021年实现亏损大幅收窄的一个重要原因。
金逸影视、幸福蓝海:影院业务“受损”、业绩“回血”较慢
对万达电影、中国电影来说,院线发行、影城放映及相关衍生业务在其整体业务构成中只占一小部分;但于金逸影视、幸福蓝海而言,影院相关业务是其绝大部分的营收来源。
金逸影视预计2021年实现净亏损2.8亿元~3.6亿元,去年同期金逸影视的净亏损为5.09亿元,预计2021年同比减亏28.85%~44.66%,尚未打破亏损状态。
影院是疫情常态化防控的重点场所。金逸影视表示,受部分地区疫情反复影响,其在广东、河南、江苏、湖南、湖北、河北、陕西、辽宁等地最高时有40家自营影城(占全部直营影院的21.51%)处于暂停营业状态,截至12月31日尚有3家影城处于暂停营业状态,这直接影响公司营收。业绩预告显示,金逸影视2021年直营影城共计实现票房10.40亿元,同比2019年下降34.90%。
另外,电影票房方面,虽然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电影市场逐步复苏,但整体市场仍受供片特别是受到海外疫情影响的进口影片供片影响。
2021年上半年中的3月、4月、6月内地票房大盘均未超30亿创下近5年票房新低;三季度电影行业持续受疫情反复,最多时全国近三分之一影院处于暂停营业状态,导致暑期档重点影片纷纷撤档,特别是备受瞩目的《长津湖》撤出暑期档,致使暑期大盘持续低迷,2021年三季度票房最终仅报收66.49亿(不含服务费),同比2019年三季度票房下跌57.30%,为近8年来最低;而四季度国产影片冷热不均,上映的进口分账片明显少于疫情前未能形成票房的有效补充,虽然有史上最强国产片《长津湖》(57.72亿)以及《我和我的父辈》(14.76亿)等重点影片,但上述两部影片已占四季度整体票房近60%,四季度票房仅报收111.81亿元(不含服务费),同比2019年四季度票房下跌24.68%。
幸福蓝海2021年的业绩同样受上述因素影响。
据艺恩电影智库数据,幸福蓝海2021年的影投票房收入仅为5.5亿元,票房占比1.7%,较2019年同比下降27%。幸福蓝海业绩预告显示,2021年公司预计净亏损1.4亿元~2.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3.89亿元,同比减亏48.52%~63.96%。
电影业务方面,由幸福蓝海出品的电影《守岛人》于2021年6月18日公映,该片自上映后获得广泛关注和好评,获得总票房近1.4亿元。至于《守岛人》能为其带来多大业绩收入,幸福蓝海暂未披露。
总体而言,影视院线类上市公司2021年整体业绩向好,但并非毫无忧虑。
中原证券此前发布研报表示,虽然各影视股业绩相比2020年来说有所好转,但2021年国内电影行业继续承压。后疫情时代,相比于通过涨价提升票房来说,引导行业更加健康良性发展的核心是通过持续不断输出优质影片内容带动观影人次的修复,重塑观众前往影院的习惯。疫情的常态化可能还会继续对国内电影产业带来影响,但优胜劣汰的市场自我调节机制将会在院线端加速低效影院的出清步伐,缓解竞争压力;在内容端助推影视公司在立项时更加偏向精品化,加上行业整顿后对演员片酬采取更加明确的限制措施,有望为影视公司提供更过的业绩空间。
艺术管理、艺术教育专家欧阳艺智对财经网表示,“影视个股多在2021年业绩预增,很可能就是资本画的一张“饼子”,还谈不上为整个电影市场打上一针“强心剂”;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文化影视行业只能作为一种“事业”来发展,而不能作为一个“产业”来打造,否则过多地深入资本,跟着资本玩套路、畸形成长。”
同时,欧阳艺智表示,“2021年影视个股的业绩整体上已较2020年有所好转,但把时间放长一点讲,并没有太大意义;影视行业需回归艺术作品创作表演的本质上来,老老实实搞创作,用真功夫、好作品讲话,老百姓才会买单,否则,即便疫情解除,也不会有太大转机”。
王苗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