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为88.33分,较2019年的86.86分上升1.47个分值,连续15年攀升。首都文明办昨天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市民最反感的不文明行为包括随地吐痰、乱扔乱倒垃圾;不文明养犬;垃圾不分类投放;行人或非机动车不遵守交通信号灯、乱穿马路等。
公共参与文明得分较低
去年的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观测和舆情监测三种方式,共回收有效问卷10108份,对全市13类453个公共场所实地观测453小时,并系统监测了2020年1月至12月舆情大数据。结果显示,首都市民文明指数为88.33分,自2005年以来连续15年攀升。
记者注意到,去年的得分较2019年提高1.47分,与2005年相比上升了23.12分。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公共卫生、公共观赏、公共参与等五项指标呈现环比“四升一降”的特点。其中公共秩序文明得分为90.36,在五项指标中连续4年得分最高,环比略有下降;公共交往文明、公共卫生文明、公共观赏文明、公共参与文明得分环比均有提升,其中公共观赏文明提升幅度最大,达3.49%;公共参与文明得分86.53,连续4年得分最低。
问卷调查显示,北京市民最期望改善随地吐痰、便溺,乱扔乱倒垃圾、污水问题;不文明养犬问题;垃圾不分类投放问题;行人或非机动车不遵守交通信号灯,乱穿马路问题和机动车乱停乱靠,乱鸣喇叭,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问题。在文明行为重要性调查中,市民同样认为这五类行为最重要。
市民卫生文明意识提升明显
公共卫生方面,市民“随地吐痰、擤鼻涕,随处便溺”和“乱丢烟头、纸屑、塑料袋等废弃物”发生率分别降低7.51和3.24个百分点。“垃圾未分类处理”“在楼道等公共空间乱堆乱放杂物”“在公共建筑物、公共设施设备上乱写乱画、乱贴小广告”等分别降低27.59、12.50、8.27个百分点;网友对“使用公勺公筷、实行分餐制”“打喷嚏遮掩口鼻”等文明行为的正面态度占比较高,分别为90.33%和81%,这体现出市民公共卫生文明意识提升明显。
公共秩序方面,实地观测显示,“驾驶非机动车未按照交通信号通行,未在非机动车道行驶,逆行,乱穿马路”“不爱护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未规范有序停放”“行人未按照交通信号通行,不走人行横道,跨越隔离设施”的发生率分别为48.42%、46.30%和27.92%。可以看出,持续加强公共文明引导,使市民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安全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仍有必要。
“法”需化于心更需践于行
为何一些不文明行为屡禁不止、发生频繁?“因为文明行为的重要性被低估。”首都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解释,比如重视“爱护共享单车,规范有序停放自行车”“不践踏绿地、不采挖或攀折花木”“公共观赏场合准时进场退场”这三类文明行为最重要的人数分别为984人、992人和1154人,相对较少。
“部分不文明行为的发生率较高也表明,促进文明行为的相关法规设立后,市民知法守法仍有差距,公共文明行为法治意识仍有待进一步提升。”该负责人坦言。
实地观测显示,主要交通路口、主次干道和环境较差的背街小巷等点位不文明行为高发,以主要交通路口问题最为突出,其中驾驶非机动车不遵守交规的点位问题发生率达48.42%。商业中心、公共文化场所和公园景区等环境良好点位不文明行为发生率均在10%以下。
将加大力度治理陋习顽疾
今年,本市将以《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为总领,加大宣传引导和治理力度。比如针对市民反映强烈的垃圾不分类投放、不文明养犬、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杂物、在楼道等公共空间乱堆乱放杂物和占用消防通道等顽固陋习,坚持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结合起来,切实降低不文明行为发生率。
同时,鼓励市民提高社会公共参与度,大力培育志愿服务文化,引导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到邻里守望、扶弱助残、治安巡逻等志愿服务中,踊跃融入到文明出行、文明餐桌、绿色生活等城市公共文明建设活动中,促进文明城市共建共享。(记者 任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