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规模领先的眼科医疗集团,爱尔眼科(300015.SZ)在高速发展之时,惹出的风波着实不少。
今年1月2日,爱尔眼科发布通告,对于艾芬女士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眼病诊治事件,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已成立调查工作组赶赴武汉进行调查。集团称愿意为艾芬女士后续治疗提供帮助。
此前,武汉医生艾芬表示在爱尔眼科医院进行手术后右眼“失明”,质疑被“套路”。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近年来,爱尔眼科医疗纠纷不断,曾经也有消费者投诉称手术后左眼“失明”。此外,因为经营违规,公司也曾多次被罚。
爱尔眼科于2009年登陆A股市场,上市12年来,公司实现了一轮又一轮波澜壮阔式的并购。上市以来,公司总资产暴增40倍。截至去年底,旗下医院超过600家。
并购也助推了爱尔眼科业绩与股价飞升。上市以来,公司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增长约25倍,市值增长约81倍。
然而,在资产规模、经营业绩、股价大幅攀升之时,公司董监高频频大举减持套现,累计套现超10亿元。
艾芬事件或为冰山一角
近日,一起医疗纠纷让爱尔眼科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事件主角为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一位知名的医学教授。近期,她怒怼爱尔眼科医疗。
公开消息显示,去年5月,经介绍,艾芬医生自费约2.9万元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接受了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手术后,不仅预期的“光明”没有等来,反而出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右眼几乎失明。
艾芬公开表示,其在爱尔眼科就诊时,医生没有仔细检查其眼底,以致延误发现及治疗视网膜脱落的时机。而且,在其向医院反映情况时,医院篡改病历等医疗资料。
艾芬在微博中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还遭到这样的忽悠,不晓得有多少普通老百姓上当。爱尔眼科的行为不止是失误,而是没有医德,我要揭露这种现象。”
对此,有质疑称,“做晶体植入花了2.9万,用激光治疗眼底变性很便宜,爱尔眼科会不会是为了多赚钱忽略常规操作?”
目前,爱尔眼科的声明是,术前检查、手术和术后复查等各环节均符合医疗规范,爱尔眼科不存在对患者病历和检查资料进行篡改和调换的情况,愿意随时接受社会各界和卫生行政部门核查监督。
艾芬事件的背后真相究竟如何,尚有待权威部门进一步调查核实。
不过,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近年来,爱尔眼科深陷医疗纠纷漩涡。
公开信息显示,2017年9月,赵某在湖南衡阳爱尔眼科被诊断为左眼角膜溃疡,后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2018年初,赵某被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生诊断为“左眼已失明”,需进行左眼角膜移植手术。
此事历经法律诉讼,最终,法院判定衡阳爱尔眼科对赵某诊疗过程中存在一定过错,并与其目前后果(需行角膜移植)有一定关系。
2018年5月,黄冈市民刘某因右眼出现膜状物生长而到黄冈爱尔眼科就医,并接受了手术,最终的结果是刘某视力无法恢复。黄冈卫健委经调查发现,黄冈爱尔眼科医院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用没有医师资质人员手术和篡改病历)。2019年5月,黄冈卫健委对黄冈爱尔眼科医院作出行政处罚。
重庆市民范某在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接受了双眼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范某术后双眼出现黑影飘动、干眼症等症状,与爱尔眼科医院发生纠纷。这一纠纷始于2008年,由此引发的法律诉讼持续至今已有12年,尚未见了结。
类似上述与爱尔眼科的医疗纠纷还有不少,涉及全国多个地区。
除了医疗纠纷外,爱尔眼科还曾因违规经营屡领罚单。
2020年10月27日,江西南昌卫健委对洪城爱尔眼科医院为患者开展违规检测进行处罚。2019年,河南许昌爱尔眼科医院发布典型虚假违法广告,被责令停止发布违法广告并处罚款10万元。
类似情况不在少数。2019年8月,广东清远工商部门对清远爱尔眼科违规发布未经审查的医疗广告进行处罚,2014年2月,黑龙江工商部门对爱尔眼科违法发布误导消费者的广告进行处罚。
在产品质量及销售价格方面,爱尔眼科也有“劣迹”。
2015年9月,湖北省物价局通报了17起典型价格违法案例,爱尔眼科因虚构原价跻身其中。通报称,武汉爱尔眼科配镜中心自当年7月1日起,开展促销活动,其中一款镜片,标示原价980元,打折价488元。销售人员频繁向消费者宣传,不少消费者为此买单。而实际上,该镜片在当年6月27日的销售价为624元。
2016年三季度,山东质监局组织开展对定配眼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发现菏泽爱尔眼科医院生产的眼镜产品不合格。
疯狂并购医院超600家
作为A股首家民营医疗机构,爱尔眼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扩张速度。
爱尔眼科由陈邦一手创立,其2003年在长沙、武汉等四地设立医院,并迅速成长壮大。2009年10月,公司成功在创业板挂牌上市。
上市之前,爱尔眼科拥有19家医院。根据公司披露的2020年12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旗下医疗机构数量已经超过600家。公司将稳步推进“大一城多院”模式。比如武汉,现在是一城四院。
这意味着,上市11年来,爱尔眼科的医疗机构数量激增了约600家。
爱尔眼科医院的扩张主要采取两种途径,即开设与收购以及通过产业并购基金收购。通过产业基金收购后,交给爱尔眼科经营,待标的达到一定盈利能力后,爱尔眼科再进行收购。新开设的医院,一般由爱尔眼科和合伙人联合投资,待新医院达到一定的盈利水平后,爱尔眼科通过发行股份进行收购。
除上述途径外,爱尔眼科自身也不断实施收购。Wind数据显示,2010年至今,爱尔眼科直接收购的医院数十家,耗资超30亿元。通过收购,爱尔眼科的医院遍布全国各地,如四川南充、湖南株洲、浙江宁波、湖北荆州及重庆、山东等地。
爱尔眼科还积极布局海外市场。2015年12月底,爱尔眼科完成了第一笔海外并购,耗资1.75亿元收购了亚洲医疗集团100%股权、亚洲护眼85%和亚洲医疗服务香港公司80%股权。2017年,其又耗资约11.53亿元收购欧洲最大的连锁眼科医疗机构ClinicaBaviera90%股权。后者于2007年在西班牙证券交易所上市,旗下有76家治疗中心,174名眼科医生和110名视光医生。
爱尔眼科还在积极并购。目前,公司正在推进收购汉中阳光51%股权、汉中奥斯美51%股权及大理华山70%股权。
大举并购让爱尔眼科的规模急剧膨胀。上市前一年,即2008年底,公司总资产仅为3.97亿元,2020年9月30日,总资产达165.26亿元,不到12年增长约40.63倍。
爱尔眼科的经营业绩也随之快速增长。2008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4.39亿元、0.61亿元,到2020年前三季度,历经不间断增长,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达到85.65亿元、15.46亿元,分别较2008年增长约18.51倍、24.34倍。
根据机构预测,2020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预计为115.59亿元、17.47亿元。如果以此数据为参数,则相较2008年分别增长约25.33倍、27.64倍。
与经营业绩相匹配的是,二级市场上,爱尔眼科的股价大幅上扬。
上市之时,爱尔眼科首发价格为28元/股,考虑到实施了8次送转股及分红因素,到2020年12月31日,后复权价格为2062.39元/股,涨幅高达7365.68%。市值方面,至2020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其市值为3086.60亿元,挂牌交易前夕估值37.38亿元增长约81.57倍。
通过大举并购带动经营业绩持续快速增长,爱尔眼科的真实持续盈利能力究竟几何,尚难以判断。
截至2020年9月底,爱尔眼科账面商誉为41.26亿元,较年初增加14.88亿元。2019年,公司商誉减值约3.1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爱尔眼科的董监高在限售股解禁后纷纷减持套现,实施减持的既有副董事长、总经理李力,也有董秘、财务总监等。不完全统计,董监高累计减持超过10亿元。
此外,实控人陈邦及控股股东爱尔医疗投资也通过股权转让等途径进行过减持,合计套现超过2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