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8.9万亿元,十年间翻了一番。海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蓝色引擎”至少三大看点值得关注。
看结构:海服业成为“稳定器”
2019年滨海旅游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8086亿元,比上年增长9.3%,海洋旅游、海岛旅游、邮轮旅游迅速发展,推动了海洋经济发展、强化了海洋意识。
海洋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海洋服务业“稳定器”作用进一步增强。海洋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2%、35.8%和60.0%;与上年相比,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9个百分点。海洋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连续9年稳步提升,拉动海洋生产总值增长近5个百分点,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5%。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何广顺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涉海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释放。2019年末,实有涉海企业比上年增长10.7%,连续4年增长过万。其中,海洋旅游业实有企业基数大、增长快,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业、海洋技术服务业等高技术产业实有企业数量增速较高,5年来年均增速分别为39.9%和20.4%。
看民生:生活改善贡献日益增强
靠海吃海。我国海水产品保障方面,海洋渔业稳步增长,质量效益不断提升,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水产品,全年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4%。
能源供给和保障方面,渤海海域发现大型油气田,探明超千亿方天然气地质储量、超亿方凝析油地质储量,可供百万人口城市的居民使用上百年;总装机规模达1700千瓦的浙江LHD模块化潮流能机组连续运行时间居世界首位,至少可以满足900户海岛居民日常生活用电。
何广顺说,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全线贯通,220千伏珠海叠泉输变电工程海底电力隧道全线贯通,滨海生活便利度不断提高;邮轮旅游呈回暖态势,全国邮轮码头出入境旅客近413万人次,从2019年5月起,连续8个月降幅呈现收窄趋势,海洋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看动力: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2019年,海水淡化工程加快实施,可每日淡化海水18万吨的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海水淡化一期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对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
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全球首个波浪能装机达120千瓦的养殖平台“澎湖号”交付使用,可提供1.5万立方米养殖水体。海洋船舶领域取得新成绩,自主建造的“雪龙2”号首航南极,全球首艘超大型智能原油船(VLCC)“凯征”轮交付。
何广顺指出,海洋生物医药业取得新突破,我国自主研发的治疗老年痴呆(阿尔兹海默症)的海洋药物甘露特钠胶囊(商品名“九期一”)有条件获批上市,填补了17年来全球抗阿尔兹海默症治疗领域无新药上市的空白,成为全球第14种海洋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