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盒马鲜生超市公开宣布接纳云海肴、青年餐厅(北京)的员工到盒马各地门店工作,并“喊话”其他餐饮企业,发出“招工令”。“招工令”一出便引发了广泛讨论,业界将这种做法称为“共享员工”。在餐饮行业首当其冲受疫情影响的状况下,这一做法让人们看到,不少企业并没有被问题和困难吓倒,而是在灵活“自救”。短短几天,这种“共享员工”模式正在向多个行业延展,疫情之下企业抱团取暖,共抗疫情。
盒马“借兵”餐饮业千余人 “共享员工”模式向多行业延展
记者从阿里巴巴获悉,受疫情影响,消费者采购民生商品的需求激增,尤其是线上单量需求量要远远大于平时。盒马全面开足马力,但各门店仍面临用工压力。“春节期间,盒马全国门店员工在岗只有70%,不少一线员工牺牲掉了原本正常的排班和休息,但是仍难以面对激增的订单需求,员工缺口仍有6000人左右。”
在此背景下,盒马最早提出了向暂时歇业的餐饮企业“借调”待岗员工的想法。盒马全国经营管理总经理胡秋根告诉人民网记者,1月31日,盒马(北京)总经理李卫平最早在内部会议上提出“联合餐饮同仁共抗疫情”的设想,解决当下的用工问题。之后,李卫平很快联系到北京商委和烹饪协会辗转找到云海肴,双方当场达成一致,次日便开始有员工陆续到盒马“上班”了。云海肴品牌价值成长中心总监陈娜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回应说,疫情对整个餐饮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这次和盒马合作是企业自救方式之一。
盒马2月3日公开发布的“招工令” 来源:盒马官方微博
仅仅两天,盒马就从云海肴、青年餐厅等招募了近500名员工。2月3日,盒马对外公开发布“招工令”称“其他餐饮企业如有需要,联系洽谈”。随后,引发餐饮行业的关注,盒马对接人马先生的电话“被打爆”,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向盒马抛来橄榄枝。胡秋根说,有很多餐饮企业联系表达了合作意愿。目前,57度湘、茶颜悦色、蜀大侠、望湘园等著名餐饮企业已与盒马达成合作,包括西贝、奈雪、探鱼在内的30多家餐饮企业也正在与盒马沟通合作。不少网友表示,“盒马与云海肴共享员工,共抗疫情,在特殊时期,体现了企业间的智慧和担当。”
此后,沃尔玛、生鲜传奇、京东、苏宁、联想等企业也相继跟进,推出类似的“共享员工”举措。记者整理了一份“共享员工”模式9日进程表:
制图:人民网记者王政淇
短短9天,“共享员工”模式已从商超与餐饮业发展到物流和制造业,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扩展。在这场与病毒的斗争中,企业也在争分夺秒地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据记者了解,这种“共享员工”的模式受到了餐饮业的积极响应,京东旗下7fresh已接纳十余家餐饮企业员工到到岗工作。截止到2月10日,已有32家企业的1800余人加入盒马。
从“借人”到“借车” “共享模式”连接企业成为共同体
据了解,目前盒马“借调”的员工主要从事店内排面整理、仓库整理、打包整货等业务,而配送员的缺口仍旧很大。记者在2月8日上午9点在盒马(北京)下单后,往常只需2个小时可送到的订单,最终在下午6点左右才能送达。
盒马方面解释称,“配送员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岗位,他们需要对门店周边以及三公里内的环境,甚至每一栋楼都了解得非常清楚。此外,在上门之后,怎么去接触顾客,这方面的防疫培训要比在门店岗位高很多,整个培训的时间会更长一点。特殊时期,我们选择集中配送的方式,优化路线,提高每一次带出去的单量,可能会造成配送延期。”
虽然配送延期属于特殊时期的问题,但仍需解决。为此,盒马拓展了共享的领域。2月8日,上海大众出行已经在上海部分门店测试汽车配送。首批参与配送的大众出行旗下运力已经集结,由拥有多年驾驶经验,熟悉上海市道路的“金牌司机”组成。与电瓶车配送相比,汽车一次配送可以带出2-3倍的订单。同期,财新联合汽车租赁(北京)有限公司调度旗下优质、资历较深的网约车司机加入盒马。
从“借人”到“借车”,共享模式完成了一次进阶,过去看似关联性不强的行业企业,在疫情之下站在了一起,抱团取暖。疫情当前,能共享的不仅是员工,更多是资源。“共享模式”在当下连接企业成为共同体,对已有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利用。
非常之举还是新业态雏形? 企业灵活“自救”共抗疫情
我国电子商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改变了国人的消费观念和习惯,也在中国构建了强大的物流体系。充足的物资供应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购买到生活物资,是以盒马为代表的“线上+线下”零售业能够在疫情期间迸发出巨大潜能的重要原因。
疫情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物资供应总体平稳。盒马方面相关负责人向人民网记者介绍,盒马全国200多个门店春节期间不打烊,尽努力保证货架是满的。目前盒马的蔬菜水果肉禽蛋等民生商品可以做到每天补货上新,高峰期门店工作人员每天补货7-8次。春节期间,记者还走访了北京的永辉、华联(BHG)等超市,除紧缺的口罩、消毒和其它个人防护用品等缺货外,蔬菜粮油的供应如常。许多进口食品,诸如热带水果等的供应也十分充足。超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疫情并没有严重影响到他们的货物供给,与往年春节相比,虽然需求量增加了,进货成本也有所提高,但是供给依旧跟得上。
近年来,“共享经济”的概念深入人心,它的重要意义在于盘活了市场上的存量供给。随着“共享单车”“共享民宿”“共享医疗”等的普及,“人”是否可以服务于“共享经济”也成为讨论的话题。遭遇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鹅”后,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现实困境,是“共享员工”能够迅速形成的直接原因。
以盒马为代表的一些企业“共享模式”引发了业界的广泛讨论,疫情时期的共享模式能否被大量复制?疫情过后,“共享模式”是否会成为常态?盒马对此也做了回应,胡秋根说,“盒马与餐企员工的合作,不是新型雇佣关系,而是临时的过度措施。我们现在没有想这么多员工去留的问题,我们希望把更多精力放在如何保护好我们的员工,服务好顾客,与合作方一起共抗疫情。至于后续会不会长期这样合作?我们要进一步探讨。”
“共享员工”会不会成为新业态的雏形?无论未来如何发展,当下这一做法让人们看到,企业并没有被问题和困难吓倒,而是在抱团取暖、灵活“自救”。目前,防疫阻击战尚未结束,线上零售业将继续承担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的责任,“共享模式”也将继续在疫情期间发挥自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