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康冀楠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最近,“全职儿女”引发诸多关注与热议。何为“全职儿女”?简而言之,就是在家陪父母并从家里领生活费的人。对于这一现象,有人认为,“全职儿女”本质上是“啃老”,不值得提倡;也有人觉得,“全职儿女”并不是一味“躺平”,而是暂时在家“充电”,调整过渡,寻找机会再出发。
虽然“全职儿女”目前仅是少部分年轻人的选择,但它的出现有着深层次的社会原因,不能简单地作标签化解读。
什么是“全职儿女”
“全职儿女”是近年来出现的新词,指的是全职在家、为父母服务的年轻人。记者在一家社区网站查询发现,有网友对“全职儿女”给出了这样的介绍:“全职儿女,一种新型的脱产生活方式,指的是年轻人脱产寄居父母家,并通过付出一定的劳动换取经济支持,同时保持学习,尝试找到职业目标、考公考研‘上岸’。他们一般有较高的学历和清晰的职业规划,但受限于近几年渐趋激烈的竞争环境选择暂时在家作为过渡。”
“全职儿女”在家里陪伴家人,并非什么也不做。记者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了解到,“全职儿女”在一些帖子和视频里讲述了每天的“工作安排”,比如到菜市场买菜,给父母做饭,做家务,跑腿取快递,随时为父母解决电子设备使用问题等。作为回报,父母会给“全职儿女”一定的生活费。记者从新闻报道中了解到,一些“全职儿女”每月收入三四千元。
有劳动,有收入,以“陪伴父母”为业,看起来确实可以称得上一份职业,只不过“全职儿女”的老板是父母。
“早上起床后先跑步,然后陪妈妈买菜、做饭,上午做家务、看书,午休后接着复习……”近日,今年24岁的周婕向记者讲述了她做“全职儿女”的一天。周婕说,做“全职儿女”是短暂的,她的目标是今年年底考研成功。周婕目前的这份“工作”,每月的报酬是2000元。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全职儿女”的经济压力不大,每月“工资”1000元~4000元。
对于这种现象,市民的评价各不相同。有人认为,“全职儿女”本质上是“啃老”,只不过是换了个新词,不值得提倡。也有人觉得,“全职儿女”与“啃老族”有很大区别,他们并不是一味“躺平”,而是在家“充电”,为求职、考研、考编做准备。
部分“全职儿女”在备考
“我就是网上说的‘全职儿女’,在家除了做家务外,就是全力为考公考编做准备,父母一个月给我1500元左右的生活费。”说起现状,市民小佳表示,她并非别人眼中的“啃老族”。“我时刻关注本地招聘信息,哪里招考,我就报名。我是独生女,不想离父母太远。”小佳说,最近顺河回族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她看到招考信息后第一时间报名。
自去年大学毕业以来,小佳已参加了多场考试,不仅有国考、省考,也有市直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今年上半年事业单位招考,我进面试了,结果就差0.7分,没能进入体检环节,好可惜。”说起考试经历,小佳表示“每次都在进步”。小佳说,她并不是“躺平”“啃老”,而是在照顾父母的同时努力备考。
和小佳一样,去年大学毕业的市民小宋也是“宅家”备考的“全职儿女”。9月3日,记者来到小宋所居住的堌门新城小区。“我大学学的是行政管理学专业,这个专业比较冷门,所以我一门心思要考研。”小宋告诉记者,大四那年,他选择跨专业考法学硕士研究生,但是落榜了,很长时间也没找到满意的工作。最终,在父母的支持下,小宋一边在家做“全职儿女”,一边为国考、省考做准备。
据教育部统计,2023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预计达到1158万人,同比去年增长82万人。随着高校毕业生的增加和就业压力的增大,“稳定”成为更多年轻人在意的标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考公、考编、考研。
数据显示,2022年国家公务员报名总人数突破202万人,较上年增长约52万人。2023年,国考计划招录3.71万人,报名总人数超过250万人,岗位平均竞争比为64∶1。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考公、考编视为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此外,很多年轻人暂时没有家庭等方面的束缚,父母也会给他们充足的“后勤保障”,这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备考。
在采访中,一些市民也对儿女执着于考公、考编表示担忧。“孩子希望通过考编、考公、考研实现所谓的‘上岸’,但是竞争非常激烈,会有很多人最终‘上不了岸’。”碧水蓝城小区居民刘骞无奈地说,“全职儿女”在家的时间也许会很长,作为家长,他希望孩子能根据自身条件进行职业规划。
应辩证地看待这一现象
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选择做“全职儿女”的年轻人各有各的理由:有的是“卷不动了”,出现“职场疲劳”,于是在家调整过渡,寻找机会准备再出发;有的是为了考研、考编,暂时在家“啃书本”;有的是因为父母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也有的是为了逃避就业,甘做“啃老族”,认为“只要爸妈给口饭吃就够了”。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全职儿女”在客观上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有人指出,“全职儿女”增多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年轻人对于就业压力的排斥,二是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被照顾。2021年,我国正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64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14%;到了2022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4.9%。
记者采访发现,我市大部分“全职儿女”在照顾长辈的同时并未丧失自我,仍保持自律,不断学习,实现自我突破;还有些人一边“工作”一边分享,在短视频平台做起了“自媒体”,“晒”“全职儿女”的生活。
“全职儿女”是当代年轻人工作与生活方式多元化的一种体现,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今后可能会有更多人在权衡工作、生活与家庭后,选择做“全职儿女”。对此,人们应理性、辩证地去看待。“全职儿女”也要明白,“孝顺”“尊重”“自立自强”才是人生的关键词,不要用“父母的钱就是自己的钱”等观念绑架亲情,更不能不劳而获。老年人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家庭观,在“全职儿女”与“啃老”之间给孩子划出明显的分界线,别让自己的“全职儿女”成为好吃懒做的“啃老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