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顺河回族区充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旅游文化内涵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非遗+景区”发展模式,以非遗文化为切入点,陆续推出非遗旅游新项目和新场景,进一步激活非遗和旅游的内在潜力,丰富旅游供给,实现业态的共通共融,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非遗进景区,打造沉浸式体验新场景。顺河回族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融入到旅游景区、休闲街区等旅游空间,提升文化底蕴。一是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顺河回族区文化和旅游局与中国翰园碑林、开封府景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吸引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到景区展销展演,扩大了顺河回族区的影响力。二是河南省非遗项目奇士拳与万岁山·大宋武侠城景区达成协议,打造拥有500多件兵器的大宋武术展览馆,设置十八般兵器、历史介绍、荣获奖项、动态展演等区域,赋能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促进非遗长久保护和永续利用。三是积极参与开封市“欢乐周末非遗市集”文化活动。活动开始后,作为承办单位之一的顺河回族区周周参与,目前已参与12期,分别在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龙亭景区前门、珠玑巷、开元广场等地设立会场,参加展销展览的有汴京灯笼张、汴绣、撂石锁等近30个项目,囊括动态展演、静态展销、工艺体验、义诊等,推动非遗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四是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化场馆自觉承担起“文化推介官”的角色。顺河回族区将非遗项目点茶引进城市书房,为周边居民和读者增添了一处接触、了解非遗文化的平台,让读者近距离沉浸式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非遗促消费,开发文化创意新产品。顺河回族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准契机,帮助非遗项目推出体验性好、互动性强的非遗与旅游融合业态产品。比如,芳美斋月饼、凤鸣斋花生糕结合产品定位,设计出口感丰富、包装新颖的新产品,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探索开拓新用户的途径,让一些老式糕点“唤醒”年轻人的味蕾,形成“看得见、带得走”的“顺河味道”。
“非遗+研学”,助力文化传承,推动文化赋能。今年暑期,顺河回族区组织开展“品游传统文化快乐暑期研学”活动,将汴京灯笼张、汴绣、宋代点茶等13个非遗项目融入到景区、培训机构等场所。在近两个月开展的10期活动中,近300名中小学生参与其中,体验非遗文化,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顺河回族区文旅局党组书记陈辉表示,顺河回族区将提升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放大“非遗+”效益,促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为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强区贡献更多非遗力量。